(共30张PPT)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三课
下列7张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到70年代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具体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新时期外交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改革开放后)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一、具体外交政策的调整
1、活跃的多边外交
①亚太经合组织
②上海合作组织(突出成就)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积极参加联合国事务
③倡议举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②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月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12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五首脑首次会晤
时间:2000.9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
五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中国倡议)
内容:发表会晤文件,文件中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
2000.9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
亚太经合组织(APEC)
①成员国:21国
②主要议题: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
③合作方式:自主自愿、协商一致
④宗旨和目标:
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亚太经合组织
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⑵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第一次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⑴1993年11月.江泽民出席美国西雅图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
中国首次举办
第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003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部分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于2004年11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⑵建立:
⑴国家: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2001年6月
“上海合作组织”
1996年4月
“上海五国机制”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⑶性质:
⑷意义: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突出成就)
意义:
②丰富了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①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③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制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外交政策的调整
50年代
70年代
新时期
“三大方针”四项外交成就(第一次建交高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重返联合国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不结盟
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