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把握重音和停连。
2.
能正确理解文中描绘的五幅春日图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春来百花盛开,春来暖风拂柳,春来细雨缠绵”。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了美丽的春天。学习了本文,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写景了。本文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二、出示目标(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
能正确理解文中描绘的五幅春日图景。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查字典,能读准字音、解释词语的请举手。好!下面检查预习。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检测字词
(一)屏幕出示
春
第一次“先学后教”:检查预习,比谁能读准字音、解释词语
一、指名读生字,解释难理解的字词。
嗡嗡(wēng)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
卖弄(nòng
)
(lòng)
喉咙(hóu
lóng
)(“喉
”字不要多写中间一竖)
应和(
hè
)
嘹亮(liáo)
窠巢(
kē
)
(出示图片,理解词意)
薄烟(
bó
)(báo)
蓑衣
(suō)(衰)(出示图片,理解词意)
黄晕(yùn
)
二、解释词语。
1.朗润:明亮滋润
2.酝酿:
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二)质疑问难:还有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字词的同学,请大胆举手质疑!(请其他同学帮忙正音、解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语:生字词会读了,词语也理解了,下面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比谁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掉白板上的生字词,只留课题)
屏幕出示
春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比谁能正确朗读课文,声音响亮、有感情,注意重音和停连。(提示:重音:·停顿:Λ连接:v)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ˇ近了。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停连:
坐着,ˇ躺着,ˇ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风ˇ轻悄悄的,草ˇ软绵绵的。
重音停连: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ˇ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ˇ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ˇ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ˇ酝酿。鸟儿ˇ将窠巢ˇ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ˇ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ˇ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备注:波浪线表示悠扬重读,⌒表示拖音,开头的诗句要字字顿开,“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地语重而情深,“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
。
小结:三言两语准确地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尤其表扬读得特别有感情的同学。
过渡语:同学们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下面比正确回答问题。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一)屏幕出示
春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自学指导
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7段,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提示:请同学们按顺序思考)
时间:3分钟
(二)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准备后教,
(四)组织讨论。
师: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引导:请同学们按顺序回答)
会的同学请举手。
生: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
1.春草图(草报春)
2.春花图(花争春)
3.春风图(风唱春)
4.春雨图(雨润春)
5.迎春图(人迎春)
(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全面,则问认为正确的请举手。如果学生有其他答案或者回答不全面,则让中等生或尖子生回答,直至补充完整回答正确。)
师:那么第二段写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段总写初春时山、水、太阳的苏醒,春天到处生机勃勃,美丽的景象。
(若学生答不出来,则问:第二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师:作者抓住春天有代表性的事物给我们描绘五幅春日美景。(指着屏幕)
师:第2段和第3---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生:总分关系。
师:谁能概括2-7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描绘春天的美景。
师: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是什么?
生:绘春。
师:正确!那文中第一段写了什么呢?请用两个字概括。
生:第一段是盼望春天(盼春)。
师:好!课文最后三段写了什么呢?请用两个字概括。
生:赞美春天(赞春)。
师: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呢?
生:总--分--总的结构。
师:对!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指着屏幕),这三部分内容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感情呢?
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师:对!我们在写描景状物的文章时,如《夏》《秋》《冬》等作文时,就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合理安排文章内容,把文章写好,表达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过渡语:我们已经理清文章结构了。那么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绘春天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我们进行当堂训练,请看检测一。
六、当堂训练
(一)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窠巢cáo
蓑suō衣
抚fǔ摸
斗笠lì
B.稀蔬shū
喉hóu咙
烘hòng托
薄bó烟
C.酝酿liàng
静默mò
应和hè
郎lǎng润
D.抖擞sǒu
嫩nèn绿
黄晕yùn
眨zhǎ眼
2.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B.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宣告了中华民族“贫贱不能移”的气节。
C.春光如此好,我们不要辜负它,周末有空就呼朋引伴,扶老携幼一起去踏春赏花吧。
D.黯淡无趣留给冬天,你要花枝招展地迎接春天!
(二)临摹生字
当堂训练(二):临摹生字
认真观察楷体字的笔画、间架。临摹生字,5分钟后比谁写的字和田字格里的字一个样。
1.出示课本上“读读写写”。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间架。(一分钟左右)(重点观察“卖”字最后一笔的变化:捺变为点)
2.学生临摹生字。
3.出示学生写的字。点评:①课文后田字格里的字是标准,请大家找出他的哪个笔画和田字格里的不一样。②鼓励大家多观察、多练习,写好楷书。)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认会写生字了,最后听写生字。
听写生字
当堂训练(三):听写生字
学生准备,2分钟后听写。比谁能得满分。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