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
2.经历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学生在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读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想想我们在读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出示三位数的数字情景,你们会读它吗?
二、复习准备、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再指名汇报。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那么10000以内的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师: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拨数。
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3745、2080、6009。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各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
师:这三个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先自己尝试读一读,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评议。
教师指名说说读法,学生汇报。
2.比较3745和2080、6009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不同,领会有零的数的读法。
教师小结: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几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3.教师接着出示10000以内的数的卡片指名读。
5028
8005
4020
9800
3004
1000
2009
有0的10000以内的数应怎样读?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分组汇报补充。
四、拓宽知识、练习延伸
1.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
2.教师报数,学生读数,同桌互相检查。
3.延伸练习。
用5、6、0、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
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
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两个0都不读出来的四位数是(
)、( )。
只读一个0的四位数是( )、( )、( )、( )。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什么新知识?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伙伴听。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8。
教学目标
1.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2.对照计数器写数,结合具体例子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
3.在学生初步掌握写数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必须用0占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1)一个四位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
)位数。
(4)万以内数的读法是(
)。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八十五
六百零七
八百
七百八十
二、学习新知
教学例8。
师:今天我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揭示课题:万以内数的写法。)
1.教师出示:一千三百四十二。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
教师提问:这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这个数怎么写?
(2)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写下这个数。
学生注意观察:从高位写起,一千就在千位上写1,三百就在百位上写3,四十就在十位上写4,二就在个位上写2。
2.出示三千零六十九。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对照数位顺序表尝试写出这个数。
指名回答是怎样写的?
教师指出:百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教师强调:写数时,要先想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几位数,再写,哪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如果哪个数位上没有数字就写0占位,写完后,要对照数位检查。进一步说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的数,要在这些数位上写0。
3.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写出七千零一、二千七百和一万等三个数。
小组汇报,交流。
4.根据写法过程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
阅读教材例8,齐读写数的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86页“做一做”。
第1题,要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应当注意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七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检查各数写得对不对,把错的改正过来,再指名说出错在哪里。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