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2 22:5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9
小题
,每题
1

,共计9分


1.
给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2.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我被摔碎了
B.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
C.铁钉: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4.
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
B.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研磨熟石灰与硫酸铵的混合物
D.浓盐酸的挥发
5.
做实验时,要严格按一定顺序进行,右图是加热烧杯内液体的装置,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固定铁圈 放好酒精灯 点燃酒精灯 放石棉网 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A.
B.
C.
D.
6.
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物理性质,后者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酒精易燃烧
B.碘易升华,牛奶变质
C.刻舟求剑,铁能生锈
D.分离空气制氧气,火药爆炸
7.
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室必须具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放
C.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D.不能用嘴尝任何化学药品
8.
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关系不大的是(

A.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B.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丰富
C.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D.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9.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高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上斜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肯定大于
B.肯定小于
C.肯定等于
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2

,共计10分



10.
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11.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12.
下列用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的是(

A.
空气中氧气含量B.
分子的运动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D.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3.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D.得出结论
14.
小雁同学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证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很低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是气态物质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共计12分



15.
下列仪器能加热,但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量筒 .烧杯 .试管 .________.

16.
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
能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仪器________;取用某溶液的操作________.
17.
托盘天平能精确称量到________.如果用托盘天平来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称量前如果指针偏右,应该将右面的螺母向________调;称量中指针偏左,应该________.

18.
用酒精灯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焰.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19.(9分)
加热固体引起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60分



20.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利用实验室下列仪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1)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用完仪器后,必须用________盖灭;
(3)写出一点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________;
(4)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1.
【实验探究】问题情景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安全地进行实验是你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中涉及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取用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量取液体、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学会规范的基本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分析与结论

取用方法
原因分析
获得结论
粉状固体

块状固体
液体药品
倾倒

量取

22.
有一种无色液体,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液体,并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我的猜想
实验方案
结论

23.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根据图图,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精盐的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9
小题
,每题
1

,共计9分

1.
【答案】
A
2.
【答案】
B
3.
【答案】
C
4.
【答案】
D
5.
【答案】
C
6.
【答案】
B
7.
【答案】
C
8.
【答案】
C
9.
【答案】
B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2

,共计10分

10.
【答案】
A,D
11.
【答案】
A,C
12.
【答案】
A,C
13.
【答案】
A,C
14.
【答案】
B,C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共计12分

15.
【答案】
锥形瓶等
16.
【答案】
①,③,⑧
17.
【答案】
,左,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18.
【答案】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19.
【答案】
(1)没有先预热;
(2)试管外壁水没有擦干就直接加热;
(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导致冷凝水倒流;
(4)试管接触灯芯,灯芯温度较低.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5

,共计60分

20.
【答案】
灯帽
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前,要擦干净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加热结束后,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
(合理即可)
、、
21.
【答案】
取用方法
原因分析
获得结论
粉状固体
一斜二送三慢竖
防止粉末沾在管口和管壁
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块状固体
一横二送三慢竖
防止药品打破容器
液体药品
倾倒

一倒二向三紧挨
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视线偏高或低,使读数不准
量取
22.
【答案】
我的猜想
实验方案
结论
澄清石灰水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
是澄清石灰水
23.
【答案】
B,C
,
试卷第1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