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播放《公元1997》这首歌,让学生们跟着唱,由此导入新课。(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中国人民盼望香港回归的心情。孩子们通过唱这首歌,体验香港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巩固学生的爱国情感,深化学生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通过设问:歌词中的“你”指的是谁,香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漫漫长夜,有着怎样的痛苦离别,从而引入对香港问题由来的学习。
讲授新课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展示香港地图,让学生回忆英国侵占香港的经过。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动态展示香港被占领的过程。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澳门问题的由来。(这一部分通过让学生看地图,归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历史归纳能力。同时,通过利用多媒体,将香港、澳门被侵占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经久不忘的深刻印象。)
通过设问:香港和澳门有着这样的特殊历史,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照顾到香港、澳门的历史与现实,实现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呢?由此引入对“一国两制”这一内容的学习。)
一国两制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一国两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知识结构图对“一国两制”进行分析。(“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理论性较强,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我利用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图进行分析,这样,更易于让孩子们接受。)
接着,展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与发展,以及澳门回归后五年的图表,让学生认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以及中国有能力管理好香港和澳门,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接着,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从而突破“一国两制”含义及其历史意义这一难点。
通过设问:“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在何时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过渡到香港、澳门回归的学习。
香港和澳门回归
在这一部分学习中,让学生叙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叙述的同时,让学生展示中英、中葡谈判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叙述、展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创设一中活跃、积极的教学氛围。)
接着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实况录象(通过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实况录象,形象的再现香港和澳门回归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增强历史的可信性,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
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分析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给予学生的讨论以指导。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掌握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
通过对意义的分析、原因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统一台湾,从而深化本课的主题。(共27张PPT)
第12课《香港和澳门回归》
说课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说教材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结构
说学生情况
说教学方法
说评价方式
说教学过程
说课大纲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经过以及重大历史意义。本课内容既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最大程度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因此,本课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结合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识: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培养学生在比较中得出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香港和澳门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深情 ,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够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才能够真正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统一台湾
4、教材结构: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我将教材分为四个板块:
一、百年屈辱(回顾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5分钟)
二、解决方针(让学生把握“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10分钟)
三、港澳回归(让学生了解港澳回归的历程、回归时间、掌握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15分钟)
四、讨论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7分钟)
5、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其理由是: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其理由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一国两制”构想较抽象。
二、说学生情况
初二学生对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所了解,而且在以前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曾经提到过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因此孩子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 “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比较的抽象、陌生,这就需要老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突破这个难点。同时,这一课时代感很强,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充满了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通过对本课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有:
归纳法、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谈话式启发引导法
四、说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中通过身体、语言、眼神、表情等方式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通过置疑、答疑等方式,给学生个人以鼓励性评价。
公元1997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 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 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 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 1997年 我悄悄地走进你 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 让空气和阳光充满着真爱 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 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 让这昂贵的名字永驻心里 曾经有过的长长黑夜 曾经有过的痛苦离别 多少个梦中拥抱过你 你和我的心永远不分离 1997年我悄悄地走进你 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 让空气和阳光充满着真爱 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 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 让这昂贵的名字永驻心里
1898年租
借新界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
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
国家主权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内,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港澳台
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同时在这些设立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
度自治权。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
容谈判,主权和治权不能
分离,这是不能动摇的!
如果你们同意1997年后由
我们来继续管治香港,我们
可以考虑你们提出的主权问题?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得到
全国人民的支持。
附:板书设计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百年屈辱——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二、解决之道——一国两制
三、香港、澳门回归
四、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