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过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稀罕(hàn)
发誓(shì)
B.执拗(yòu)
凛冽(lǐn)
C.垂蔓(wàn)
驯良(xùn)
D.高跷(qiāo)
嘲笑(cháo)
2.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②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③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④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3.下面句子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
A.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能说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好。
4.散文要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表现主题思想内涵的句子,也就是揭示主题的字眼。《我的“长生果”》一文的文眼是( )
A.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醉心阅读使我得到报偿。
二、填空题
5.读拼音,写词语。
jiào
huì
quē
shǎo
piān
zhā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zhǎn
duàn
shū
kān
kǎi
xuán
(______)
(______)
(______)
6.填空
(1)古人对读书有许多经典的理解和诠释,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晋代科学家葛洪认为治学应该“不饱食以终日,______。”《论语》中说:“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吾尝______,______,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他的诗歌中经常渗透大量的佛家哲理,因此,他被世人称为____。诗中以动写静的写景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反用典故《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我的书房我做主”,你在书房中最想悬挂的读书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成语。
(1)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_______)
(2)不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_______)
(3)一般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_______)
(4)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忆读书》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juǎn
juàn)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
繁)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shēn
shēng)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致
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8.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
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惟妙惟肖——(______)
情真意切——(______)
10.用“____”从文中画出作者感受到多读书好处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觉得读书的好处还有:________
11.莎士比亚把书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把书比作“长生果”。你想把书比作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于“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你认为怎样的书是好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合不得随便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得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3.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
(2)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忘记。
(
)
(3)做事很有条理,思路清晰。
(
)
(4)得到的利益很大。
(
)
(5)经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14.鲁迅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鲁迅的书“历久常新”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看到“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你有何感想?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习作。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你们一定有自己的读书故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教诲
缺少
篇章
斩断
书刊
凯旋
6.心到
眼到
口到
不弃功于寸阴
知之为知之
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唐
王维
诗佛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7.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心安理得
8.juàn
烦
shēn
质
9.
栩栩如生
真情实感
10.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11.把书看成非凡的战舰,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把书看成神奇的座骑,能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12.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书是好书。要通过比较进行挑选,在比较中发现好书。
13.浩如烟海
经久不忘
井井有条
得益匪浅
历久常新
14.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爱惜书籍的人
15.正因为看了这么多书,才成就了鲁迅,以后我也要多读书,读好书。
16.范文:
我和书的故事
书,是人的良师益友。书,人进步的阶梯。书,人类历史的结晶。总之,书是非常美好的东西。读书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喜欢读书,那么我们会有一致的肯定,读书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喜欢读书。而我与书的故事,真是非常有趣!
从我开始认字,我便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看起书来。我和书的缘分可以说是从小就有的。但是小时候不知道什么书好,是书就读。常常还沾沾自喜。为此闹过不少笑话……
小时候的我简直是一个“小书虫”,见书就啃。有一次看见书柜里的一本书,书的名字我早就忘了,不过记得是一本恐怖小说。可我并不知道,还看的津津有味。遇到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总能知道大概意思。就这样一知半解的读了起来。因为书在我屋里,妈妈也没发现。有一天,妈妈来屋里叫屋吃饭:“桐桐,吃……”妈妈一脸惊讶的看着我,话说一半没了声音。“怎么了妈妈?”她顿了顿“桐桐,你怎么看这种书啊,这不是你该看的书!”“啊!”我非常疑惑:“这本书很好看啊,为什么不让我看?”妈妈一脸无奈,“宝宝,这不是你该看的书,看了晚上会做噩梦的。”我当时不懂妈妈的话,却也答应下来不再看了。后来经过妈妈为我解释我才知道,那是一本恐怖悬疑小说。其实我因为字认的不多,错过了好多可怕的情节,才没那么害怕!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我才知道读书也要读适合自己的书,否则看了也没有营养,学不到知识也得不到共鸣。我应该读什么书?妈妈为我挑选了几本书《老人与海》《狼人莫克利》《夏洛的网》,果然每一本书都很有意思。我还记得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嘻嘻!从此我正式踏入书海里。现在想想,当初的自己真是又傻又好笑。如今的我已经读了很多的书,只要有空闲时间,我都会用来读书,在书里我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我和主人公一起冒险,一起经历快乐与悲伤,一起享受生活,学习知识。读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打开了眼界。
看!这就是我与书的故事,是不是非常有趣?其实只要书适合你,就一定能够读进去。如果你觉得我的故事很有趣,那就跟我一起读书吧!让书为我们插上翅膀,让书带我们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