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3 09: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B.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在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为一恒量
D.速度总是与时间成正比
2.物体的初速度是v0,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A.
B.
C.
D.
3.(多选)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内的平均速度
B.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
s末的即时速度
C.第4
s内的位移小于头4
s内的位移
D.第3
s末的速度等于第4
s初的速度
4.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A.1:1
B.1:2
C.1:3
D.1:4
5.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一定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6.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30°,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自底端沿斜面上滑,其加速度为a=-5
m/s2,则物体在5
s内(

A.通过的路程为37.5
m
B.通过的路程为42.5
m
C.平均速度为8.5
m/s
D.速度的变化为-15
m/s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8.冬季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设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5
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2,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求:
(1)司机发现故障车后,经过5
s汽车的位移;
(2)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3)要避免这场事故,司机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9.光滑斜面长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A.物体在号时刻的瞬时速度是
B.物体运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C.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小于
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
10.甲、乙两货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同向行驶,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4
s时间内(

A.甲车做曲线运动
B.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后方
C.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6
m/s
D.乙车位移的大小为8
m
11.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学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B.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
D.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
12.一些同学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位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
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
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
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A
解析: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不一定相等,关键是所比较的位移之差的时间间隔必须相邻.
2.A
解析:由公式知,,.
3.ACD
解析:设加速度为a,则第4
s末的速度为v=at=4a,第3
s末的速度为v=3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内的平均速度,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4
s末的速度,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物体在头4
s内的位移大于第4
s内的位移,故选项C正确.第3
s末和第4
s初为同一位置,速度相等,故选项D正确.
4.C
解析:由,得.
5.D
6.B
解析:物体的速度减为零时用的时间,物体上升的最大位移,4
s~5
s物体从最高点下滑,.所以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40
m+2.5
m=42.5
m.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为匀变速运动,5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 v=at=-5×5
m/s=-25
m/s,5
s内的位移x=x1-x2=37.5
m,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
7.B
解析:第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第二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t=2+1
s=3
s,则加速度为:,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8.(1)30
m
(2)
(3)0.6
s
解析:(1)减速阶段:当vt=0时,据vt=v0+at0,
则t0=3
s,故3.5
s已停止运动,则,
得x2=22.5
m,
匀速阶段:x1=v0t反,得x1=7.5
m,
司机发现故障车后,经过5
s汽车的位移:x=x1+x2=30
m.
(2)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时间:
t=t反+t0=3.5
s.
此过程的平均速度:,得:.
(3)要避免这场事故,司机恰好停在故障处,
匀速运动:x1′=v0t反′,减速运动:,
且:x1′+x2=x+x0,t反′=0.6
s.
9.B
解析:物体从顶端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故选项A错,选项B对.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所以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小于在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即在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大于;后一半位移的时间短,小于,故,即物体在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大于,故选项C、D都错.
10.C
解析:由图可知,甲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开始时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由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后方,但是在整个4
s内,通过面积分析可知乙车位移大于甲车位移,即乙车没有一直在甲车的后方,只是开始一段时间内是在甲车后方,后来乙车又超过了甲车,故选项B错误;若甲车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图像如图所示,则此时平均速度为:,但是通过图形面积可知,甲车的实际位移小于匀减速的位移,故甲车实际的平均速度小于6
m/s,故选项C正确;由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乙车的位移为:,故选项D错误.
11.B
解析:设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则消防队员下滑的总位移:,解得最大速度:,故选项A错误.设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1、t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v=a1t1,v=a2t2,解得:t1:t2=a2:a1=1:2,故选项B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则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选项C错误.因为平均速度之比为1:1,加速和减速的时间之比为1:2,则加速和减速的位移之比为1:2,故选项D错误.
12.(1)1.11
m/s2
(2)27.22
m/s
解析:(1)设t1=5
s,t2=4
s,根据,他们在第一、二根路标中间时刻的速度v1=20
m/s,
在第二、三根路标中间时刻的速度v2=25
m/s,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所以.
(2)设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为v3,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