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C.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2.下列常见的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脏水中细菌在运动
D.铁锅放久了会生锈
3.我们的家乡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
A.初春的环城河堤柳絮飞扬
B.盛夏的尚湖之畔荷花飘香
C.深秋的虞山公园红叶飘零
D.寒冬的芦荡湿地烟波浩淼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花香四溢
B.黄河水从西向东流
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D.衣服上沾上了污渍,时间一长,很难去除
5.“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 )
A.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近,分子间作用力是排斥力
B.分子间没有引力
C.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只有排斥力,没有吸引力
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炒菜时,满屋飘香
D.洒水时,水雾飞舞
7.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8.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气温越高花香越浓,因为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这表明
。将100mL的水和10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上述现象直接说明分子之间
,间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9.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
10.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选填“引力”、“斥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11.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出的结论是: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
相同。
参考答案
1.A【解析】A、水沸腾时,对壶盖做功,把壶盖掀起,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能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项解释错误;B、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所以在日照下水分子运动得较快,蒸发得较快,故B项解释正确;C、菠萝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项解释正确;D、石油气经压缩后液化,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故D项解释正确。故选A。
2.B【解析】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A错误;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是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C、细菌运动是微生物的活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错误;D、铁锅生锈是铁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是分子运动,故D错误。故选B。
3.B【解析】A、柳絮飞扬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B符合题意;C、红叶飘零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烟波浩淼,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在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解析】A、走进花园,花香四溢,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B、黄河水从西向东流,是液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属于水分子的蒸发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D、衣服上沾上了污渍,时间一长,很难去除,因为衣服和污渍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属于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选B。
5.C【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玻璃打破后,由于两块玻璃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故选C。
6.C【解析】A、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不符合题意;B、煮饭时,米粒翻滚是米粒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炒菜时,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由于炒菜时温度很高,所以分子的扩散速度加快,故“满屋飘香”,故C符合题意;D、洒水时,水雾飞舞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小明的爸爸吸烟时,由于烟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小明和妈妈也可以吸到空气中的烟。所以小明会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
8.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于
有间隙
引力
【解析】(1)荷花绽放的时候,距离荷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荷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气温越高花香越浓;(2)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在水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合成一滴;(3)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故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分子间存在间隙,同时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9.间隙
斥力
【解析】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0.引力
不属于
【解析】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
11.(1)热水
温度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4)温度
【解析】(1)在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人一滴红墨水,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2)水中颜色变化快慢受水温、水的多少等多个因素影响,这里控制水温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影响水的颜色变化的因素就是水的温度,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如用玻璃棒搅动,即使分子不运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则无法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4)要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要使液体的温度相同,但液体的种类不同;即: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