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内能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08: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能》练习题
1.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3.如图所示将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木塞向外飞出,则在此过程中(  )
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具有的内能越大
B.木塞飞出后最终掉在地上,此过程机械能不变
C.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小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
D.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就会增大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就会升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7.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可以用 
 来量度,热量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8.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有 
 和 
 两种方式。
9.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
10.日常生活中谈到的“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物理量。夏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1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地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只能得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阅读了上述材料,想必你对物体内能增减的微观原因了解清楚了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是氧气内能中的哪部分发生了变化?答: 
 。
(2)用砂纸打磨铁棒,过一会儿,主要是铁棒内能中哪部分发生了变化?答: 
 。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 
 。
(4)质量相同的48℃的固态海波和48℃的液态海波相比较,哪个内能大? 
 ;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来讲,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
12.如图实验中,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水蒸气膨胀对 
 做功,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时水蒸气的部分 
 转化为塞子的 
 。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13.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喷雾器中装一定量的水
(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
实验现象: 
 。
这个实验说明: 
 。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c瓶与b瓶比较,水的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变 
 。
(3)(a)(b)(c)三瓶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瓶。
参考答案
1.D【解析】AB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具有”等词描述,故ABC错误;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因此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故选D。
2.B【解析】A、内能的大小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只知道质量不能判断,故质量大的物体不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故A错误;B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正确、C错误;D、内能的大小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只知道温度不能判断,故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故D错误。故选B。
3.D【解析】A、木塞飞得越高,木塞的重力势能越大,木塞具有的内能大小与重力势能无关,故A错;B、木塞飞出后,要克服空气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塞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C、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部分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有一部分要散失到空气中,有一部分被水和试管吸收,所以酒精燃烧产生的内能大于飞出后木塞的机械能,故C错;D、该实验中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机械能,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故D正确。故选D。
4.C【解析】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错误;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其温度升高,故其内能一定增大,故C正确;D、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即其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升高,故D错误。故选C。
5.C【解析】A、物体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不符合题意;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符合题意;D、巨大的冰山有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解析】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C、寒冷的冬天,双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该物体做功;故D错误。故选C。
7.热量
焦耳
J【解析】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热量与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符号J。
8.内
做功
热传递
【解析】由内能的知识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9.化学


机械【解析】在实验过程中,酒精燃烧产生的化学能会转化为试管内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当内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塞子冲出去。
10.温度
内能【解析】(1)今天天气很热,反映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2)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
11.(1)氧气的内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
(2)分子动能增大
(3)水的内能增大;水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
(4)48℃的液态海波的内能大;物体的状态不同;分子势能【解析】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对外做功,氧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氧气的内能减小;在此过程中,氧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减小;(2)用砂纸打磨铁棒,铁棒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棒的内能;在此过程中,铁棒的温度升高,铁棒体积不变,所以铁棒中分子的动能增加,分子势能保持不变;(3)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分子动能的增加;(4)48℃的液态海波内能大,因为48℃的固态海波变为48℃的液态海波,这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所以是48℃的液态海波内能大;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物体的状态不同;
48℃的固态海波变为48℃的液态海波,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动能是不变的;分子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增大,多出的这部分能量就是以分子势能的形式存在的。
12.软木塞
减小
内能
机械能
液化【解析】把水加热至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高温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塞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机械能增大,即水蒸气的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开时,塞子被蒸气顶开冒出“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13.(1)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大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2)分子动能
小(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