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
了解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
2
掌握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
3
知道“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4
认识汉初统治者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而进
行的一系列政策。
●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影视及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在本课中可以突出的情感价值观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家国情怀、爱惜民力、以德化民、勤俭治国、以身作则等。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起义:
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温故知新
一、
西汉的建立
1)
、背景:
2)、西汉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课堂新授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荒凉、萧条
贫困
课堂新授
汉初残破、
荒凉的景象
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
秦末的战乱造成的
课堂新授
3
西汉初年面临的问题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西汉初期,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课堂新授
面对如此萧条的经济形势,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课堂新授
休养生息: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保养民力,增加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二.休养生息政策
课堂新授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1、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
2、吸取秦亡的教训
启奏陛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因轻摇薄赋,予民休整。
准奏!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陆贾,写《新语》一书,提出了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百姓一个安静环境的主张。
——汉初施政重要依据
二、休养生息政策
张苍
课堂新授
1.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2.释奴为民: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
业劳动力。
3.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赋税,相应减免徭役和兵役;
措施:
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下来。
作用:
课堂新授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
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课堂新授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课堂新授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课堂新授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改为弃市(死刑)。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课堂新授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课堂新授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
课堂新授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残破荒凉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
吸取秦亡教训
休养生息
措施:
影响:
文景之治
课堂小结
温故知新
1、“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如今国家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下列皇帝中,以节俭著称的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2、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主观原因是(
)
A、经济凋敝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王的历史教训
3、关于“文景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你认为不确切的是(
)
A、社会相对安定
B、封建经济相对繁荣
C、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D、劳动人民摆脱了贫困
C
D
D
拓展延伸
“文景之治”是一种怎样的局面 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汉初的什么政策 “文景之治”的形成对我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1)局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
(2)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3)借鉴: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勤于政事,构建
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当时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课后活动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课后活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