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昼夜与四季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昼夜的形成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形状近乎于球体,且本身不发光,它自转时只有一半对着太阳而被太阳照亮,另一半则处在黑暗中,这就形成了昼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交替出现。
例1
2018年世界杯期间,众多场次中国球迷需要熬夜看球,这是因为………………(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D.
季节变化
知识点2
四季的形成
1.
四季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所以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球上的同一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就形成了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在一天中,太阳高度在正午时最大,在黄昏时最小;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冬季小。
例2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国庆节
D.
冬至日
知识点3
竿影长短变化
1.
竿影一天内有长短变化,正午最短,朝向正北,竿影的这种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2.
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冬季竿影长,夏季竿影短,竿影的这种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3.
在同一天,同一中午时,纬度不同,长短不同;纬度越高,竿影越长。
例3
学校的旗杆在一天中杆影最短的时间在
,杆影方向是
,一天之中杆影长短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对公转引起的现象易混淆
例4
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字母B表示的节气是
。
(3)当地球位于D点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图中字母A表示的节气是
。
易错点
不会区分夏至日和冬至日,北极圈、南极圈的昼夜情况
例5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综合运用
例6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的变化。
(2)当地球公转到D处时,这一天为
日(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在
线,北极圈内有
现象;这一天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季节是
。
(3)图2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设玲玲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请比较判断:
a.
如果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的情景示意,则更接近正午的是图2中的
(填“甲”或“乙”)图。
b.
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的情景示意,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填“甲”或“乙”)图。
巩固提升
1.
6月21日宁波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
)
2.
如图所示,此时关于浙江的白昼长短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昼长于夜
②昼为一年中最长
③昼短于夜
④昼夜平分
⑤昼为一年中最短
A.
①
B.
①②
C.
③⑤
D.
④
3.
2015年12月25日人们欢度圣诞节的时候,下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4.
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A”或“B”)附近。
参考答案
第2节
昼夜与四季
【要点详解】知识点1:例1
A
知识点2:例2
B
知识点3:例3
正午
向北
地球自转
【易错点拨】例4
(1)图略(逆时针)
(2)夏至
(3)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
例5
C
【综合应用】例6
(1)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或昼夜长短)
(2)冬至
南回归
极夜
昼(最)短夜(最)长
冬季
(3)a.
乙
b.
甲
【巩固提升】1.
B
2.
C
3.
D
4.
(1)公转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