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3 20: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爬山虎的脚
一.教学目标:
1.
认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3.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激发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一顺儿朝下?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
2.
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你在哪儿见过?爬山虎什么样子?
2.爬山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请看(爬山虎的大片大片叶子)出示图片,爬山虎能爬么高,甚至能把整座楼房都盖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
3.一起看老师写课题,注意虎字的写法(虎是生字,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所以写虎字时不要漏掉钩)
4.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呀,只听说动物有脚,我们人有脚,可以到处跑跳走路,爬山虎是一种植物,为什么也有脚呢?是叶爷爷写的不清楚吗?)相信学习了课文,你就能理解这个问题了。
(二)重点学习爬山虎的脚的部分。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板书脚)3.4.5自然段。下面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谁想来展示一下。我们大家认真听,好,开始!
1.哎吆,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朗读能手呀!请同学们注意一个字“着”,大家看,在本课当中读zhao,触着墙,跟老师读两遍。
2.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长的样子?
3.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用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2)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子?边读边圈划出关键词。(好,开始吧)交流:5.有同学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他已经画好了,好,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请你)(出示第三段脚的句子)
4.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你圈出了哪些关键词?(茎上)这是爬山虎脚长的(位置)那我们先来看它的位置,这只是大概的位置。7.还有那个地方告诉我们它具体的位置呢?(叶柄)大家来看一下叶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在哪里?(你说)指一下,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在哪里?
5.叶圣陶爷爷写爬山虎脚的位置不多一字不少一字,语言简练,表达清楚明白。来,我们来读一读这前两句话,看似朴实的语音,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科学的严谨性。
6.很好,那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呢?你又圈出来哪些关键词?(枝状)什么叫枝状?请看,这就是枝状的。(课件枝状)(看一看中间粗粗的,旁边有很多小杈子)爬山虎的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中间是粗粗的,旁边有一些细丝,这就是枝状。
7.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六七根,你从这个数字词能看出什么?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前后句子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看,叶圣陶爷爷观察地多么细致(板书观察细致)
8.他看到六七根细丝,六七根,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了叶爷爷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是如何的细致观察的?正是因为这样细致的观察,所以写出了才会如此的准确。
9.好,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爬山虎脚长的位置,还有他的样子,也就是他的形状,除此之外,细丝也是嫩红的,这告诉我们这是他的---------(颜色)
10.同学们,叶爷爷就是用这样朴实的、细致的语言,描绘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么现在,让我们同学再来画画爬山虎的脚,你会怎么画?找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画画爬山虎的脚?(指生)
11.(出示一条茎)其他同学也有任务,咱们一起来背诵,提示他(爬山虎的脚长在......)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画的对不对?
(三)总结
师:你看,叶圣陶爷爷观察地如此细致,又生动准确地写出来,我们在读书时可得抓住关键词用心品读,有时还可以边读边想像着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章中,理解文章。我们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有时候还要借用一点实物,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文章了。
(四)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上墙的?
请看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出动词,想象爬山虎爬墙时脚的变化。2.小组讨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第一项独立完成,第二项小组合作。小组长分好工,选好一位同学发言汇报。(现在开始)读完了就可以分组讨论。3.好了,同学们请坐好,哪个小组先来说一下,你圈出了哪些动词?(触、巴、补充贴)哪小组还想补充?4.同学们,请看一看,就是这些动作。我们先看一下这些动词,这个“触”和“巴”有什么区别?(指生说)(触:轻轻的碰,巴是紧紧的抓住)
5.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请你)第一步:首先的触着墙,变成小圆片之后,巴住墙,细丝有什么变化?那细丝变弯曲了又怎样拉一把呢?你们有没有考虑?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边介绍边演示)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6.同学们看,叶爷爷就是用这些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那我们看看谁能记住=这些动词好吗?我们一起背一下(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第四段)
7.真厉害,同学们这么快就背下来了,那我们同学也学着叶爷爷用上生动的动词,就能把事情的过程写明白了。
8.同学们,观察过黄瓜爬架子吗?谁有?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图片,看了黄瓜爬架子的过程,你能用上动词来描述一番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9.厉害,连续用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词,谁再来?(不错,动词用的准确,就是这样奇妙)大家看这里,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会把嫩茎拉一把,茎上连的是叶子,叶柄被往上拉了一把,那叶尖呢?叶尖朝哪呢?(一顺朝下)
10.谁来美美的把第五自然段读一下(指生读)不错,速度还可以稍微快一些,下面老师给配上音乐,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11.同学们,原来这大片的叶子能够均匀的铺在墙上,是谁的功劳?(脚)那叶爷爷在观察爬山虎的脚的时候,是观察了一天、两天吗?(你说)是呀,叶爷爷一定经过了长期的观察,连续的观察,才给我们展现了爬山虎的脚从长出来到慢慢地爬上强调过程,那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会怎样呢?(萎了)
12.看来,叶爷爷的确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他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出示简介)师读。13.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生活有心人,老师带来一篇作文,这是五年级的姐姐写出,她在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也去细致的观察事物,然后写下了这篇作文,我们仔细地听一听,看一看,她哪些地方写的好呢?(听录音)
14.谁听出来了,这位小作者,她那个地方写的好呢?(指生说)(词语,都是写什么的?叶子的,句子写的生动,运用拟人手法。还写上了自己的思考)
15.同学们,无论是这位小作者,还是叶爷爷这样的大作家,他们都是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的,那我们大家想不想做这样的生活的有心人呢?大家看,这花、这数、到底什么样子呢?你见过吗?在哪见过?(看来你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课下,请同学们到走廊,到校园,甚至走出校门,到公园,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你的观察。其实,只要每个人都做个有心人,经常把你观察的事物写下来,说不定你也会成为著名的大作家呢。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用心观察一种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