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蟋蟀的住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蟋蟀的住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4 23: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蟋蟀的住宅》
一.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修建的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学习课文,进行语言感悟的同时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通过品读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住宅
临时
功夫
随遇而安
慎重选择
住址
优良
洞穴
大厅卧室专家
平整
清洁卫生
较大
疲劳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大体样子,知道了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节课,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设计意图:一方面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开门见山,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赏读课文
1.赏读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段:课件出示:蟋蟀的住宅一般会选在什么样的地方?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不难找到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肯随遇而安”的意思,并对比其他昆虫的“随遇而安”。如果学生说不清楚,教师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别的昆虫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比如:蜻蜓常在河边的草地上或者植物上栖息,蚜虫喜欢直接在植物上生活、休息,蚊子在墙角或是植物丛中休息,蝉在树干上的隐蔽处休息......它们都是“随遇而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蟋蟀的与众不同。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蟋蟀选择住宅是很慎重的。(板书:慎重选址)
2.赏读第5、6自然段。
(1)认真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蟋蟀的?这样写给人什么感觉?
(2)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句,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要给小组交流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句子、说特点,培养概括能力。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3)教师总结:
①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弯弯曲曲、有门、有平台。
②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③把蟋蟀当成人来写,充满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同时让人读来感觉亲切、有趣。
(4)“蟋蟀的住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找出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赏读第7~9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体现了蟋蟀的什么特点?
(1)生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子。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表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语以及蟋蟀所使用的“工具”,体会蟋蟀挖掘时的艰辛。
(2)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课件出示: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生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预设:“我”看得都不耐烦了,可蟋蟀还在认真修整住宅,更加反衬出了它修建住宅时能吃苦耐劳。
(3)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那么,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课件出示: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谁来说说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 生读句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预设:蟋蟀从入秋开始建造住宅,到冬天还在整修,说明蟋蟀建造住宅非常认真。可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一丝不苟地工作和辛勤劳动换来的。
(4)现在,大家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以读促悟,在读中有所感悟。这篇文章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学生通过读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并有所启发。
(三)课外拓展: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人叶绍翁就写过这样的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著名诗人白玉蟾也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白玉蟾)。连我们的抗金名将岳飞也有关于蟋蟀的诗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岳飞)
(四)布置作业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蟋蟀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