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工程”的原因。
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蟋蟀住宅特点以及住宅修建过程,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只特别有意思的小昆虫,大家想知道是谁么?生:想。师: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坐端正用心听。猜一下到底是哪一种小昆虫呢?师:请睁开眼睛,谁猜出来了?(生举手)生:蟋蟀。
师:大家太聪明了,一下就猜出来了,那同学们还知道蟋蟀的其他名字吗?生:蛐蛐。
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个小昆虫吧!
设计意图:声音导入,引发学生了解蟋蟀的兴趣。
二、走进课文,细细体会
自主学习一阅读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画出文中的关联词,说一说蟋蟀出名的原因。
师:读完以后请举手回答以上问题。生:唱歌,住宅。
师:(表扬)回答问题要完整。师:文中关联词前后能否调换顺序呢?请说明理由。生:(陈述理由)
活动二
出示蟋蟀洞穴图片,引出课题,书写板书,学生书空。
活动三
师: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去蟋蟀的住宅参观一下吧。出示: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生:(住宅的特点,住宅的修建过程.....)
师:那老师先带领着同学们去看看蟋蟀的住宅在哪呢?蟋蟀对自己住址的选择有什么要求么?请同学们你在课文中找出来。
生:向阳、隐蔽、干燥生:自己挖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图片,请同学描述。
生:有门还有平台。
师:蟋蟀一般会在平台上做什么呢?生:弹琴。
师:蟋蟀真的会弹琴么?弹琴是谁才有的活动?生:人,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拟人。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同学们能根据图片写出拟人句么?生1:(回答)生2:(回答)生3:(回答)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并随堂练习,加以巩固。
活动四
师:蟋蟀的洞外都是这样的讲究,舒服,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蟋蟀的洞内去看看吧。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蟋蟀洞内特点的词语。
生:光滑、平整.....生:干净、卫生....
师:小小蟋蟀真是太厉害了,它是像我们人一样有建造住宅的才能和工具么?它到底是如何建造出它的住宅的呢?生:没有工具,没有才能。生:(回答各种可能性)
活动五
师:我们还是一起跟着作者去一探究竟吧,阅读课文找出蟋蟀建造住宅时用到的工具,以及建造过程中的动词。
生:前足、钳子、后足.....生:扒、搬、踏......
师:假设我们就是小蟋蟀,我们一边读这段话,一边想象动作,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工具很简单生:过程很复杂生:...
师:由此可见,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认真。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中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师伟大的工程”
生:用简单工具,建造出了不简单的住宅,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
生:.....
设计意图:按顺序带领学生揭开蟋蟀住宅的面目,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
(三)按时交流体会,加深印象
出示英国麦加文的《昆虫》与本课进行对比,感受表达上的不同。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四)拓展诗词,开阔视野。
出示:叶绍翁、白玉蟾、岳飞的相关诗句,带领学生诵读。
设计意图:把语文与传统文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