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蟋蟀的住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8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表达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蟋蟀的住宅》。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瞧,这就是最初的宅字,你看它像什么?在作者法布尔的眼中,这里是住宅,还是一个家呢,让我们赶紧走进今天的课文吧!
(二)检查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画出了自己认为有难度的词语。下面,考考你。会读,你就大声读出来。词语全部出来了,一起来读。在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发现了骤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骤)谁有好方法?这个字是马字旁,你是怎么理解骤字的?这个字是左右结构,难写的在右边。仔细看右下部分,你发现哪个笔画特别多?你发现什么?也就是说撇画占位要准。(课件)在这个字中,还有一个笔画发生变化,右上边的取字的捺变成了点。这在我国书法中可是有讲究的,这叫一字无二捺。(课件)用上刚才的小提示,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吧。赶紧写两个,坐端正了。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找2名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围绕蟋蟀的住宅,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先讲了住宅的特点,(板书:住宅特点)后面部分讲了住宅的修建过程。(板书:建造过程)
(三)研读
师:蟋蟀的住宅究竟有什么特点?
生: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相关语句,并在边上用词语简单些你的发现。谁来和大家交流?(读第二自然段,,发现蟋蟀选址很慎重。)透过这一自然段,你发现蟋蟀选址有什么特点?对,蟋蟀选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一定,而且说明蟋蟀选址的时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要具备才行。像小蟋蟀这样选址谨慎持重,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慎重。那小蟋蟀选址和其他昆虫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别的昆虫的住宅是临时的,而蟋蟀的住宅是(长久的)大多数昆虫选址是随意的,而蟋蟀的选址是(慎重的)。同学们,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蟋蟀选址的与众不同吧。蟋蟀选址多么讲究呀。(板书:选址讲究)除了选址讲究,蟋蟀的住宅还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来看住宅的外部:上面部分讲的是(隧道),下面部分讲的是(出口)。先来看隧道这一部分,蟋蟀的隧道有什么特别之处?隧道是弯弯曲曲的,内部倾斜的又是隐蔽的。联系下文,隧道倾斜有什么妙处?原来,倾斜是有道理的,可以让它的住宅保持干燥。这住宅到底有多宽多深呢?最多九寸深,一指宽。抓住了两个数字。作者用两个准确的数字写出了隧道的大小,像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字。
出示课件(对比的句子)没有最多不是更准确吗?把最多去掉行不行?像这样的准确严谨的表达,在法布尔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我们之前学过他的文章《蜜蜂》。谁来读读这句话?有什么发现?说明文的语言多么准确啊!隧道的构造如此的讲究,那出口又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那这丛草就是蟋蟀住宅的门。这丛草可大有学问呢,谁有发现?小蟋蟀多么聪明啊,考虑得多么周全。找个同学来读一读。蟋蟀的住宅门口除了有门,还有什么?小蟋蟀不但选址讲究,住宅的构造也是如此讲究。(板书:构造讲究)明明是一丛草,作者却说它是一座门,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者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明明是一点空地,作者却说它是蟋蟀的平台。明明是蟋蟀在鸣叫,作者却说它在弹琴。作者这是把蟋蟀当做人来写。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地方还能看出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化的语言,让作者的语言多么生动形象啊!
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呢?配乐读。你知道吗?让我们轻一点,再轻一点读。最后一句话。小小的蟋蟀竟然选址如此讲究,住宅的构造如此讲究,真像作者说的:这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小小的蟋蟀居然能建造如此伟大的住宅,多么令人佩服呀!读:这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如此伟大的工程师怎么修建出来的?谁来说一说这住宅是如何修建的?快来找一找有几个动作?(课件视频)一只小蟋蟀只有2.3厘米,体重只有零点几克,它却能建造如此伟大的住宅,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放进去你再来读一读。难怪作者这样感慨: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如此细微的动作,如此细小的工具,作者却描写的这么准确细致,这得益于什么?再从观察时间上来看(课件7-9段)你有什么发现?哪些表示时间的词?从秋天到冬天,寒来暑往,风吹雨淋,我们发现作者一呆就是几个钟头。正是这样长期连续的观察,才使得他笔下的文字如此栩栩如生。
(四)拓展:那法布尔是如何与昆虫作伴,持续观察的呢?(课件视频)最后,他用一生的观察与研究,写成了著名的昆虫记。鲁迅先生称昆虫记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发过著名作家雨果称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五)推荐阅读:《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