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1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2分)
(1)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
)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徘徊(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2.请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汉字。(2分)
(1)-shà(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2)双腿瘫痪后,我的pí(
)气变得暴怒无常。
3.请给“焦”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一个汉字,填入括号内。(2分)
(
)夫
(
)悴
(
)见
(
)石
4.古诗文默写。(8分)
(1)
,则孤陋而赛闻。《礼记·学记》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
。”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二、古诗文联读(1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谢安幼年谏兄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造之。
【注】①剡:县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③念:怜悯;同情。④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思(思绪)
B.昏(黄昏)
C.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D.涯(山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待君久不至(对对方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尊称别人的父亲)
C.与人期行(约定)
D.门外戏(玩耍)
8.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9.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来展开情节,揭示主题,刻画人物。
B.这个故事记载人物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所以列入“方正门”。
C.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D.这个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10.下列对《谢安幼年谏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咏雪》中的谢道提就是本文中谢奕的女儿。
B.谢奕好喝酒,他常常喝醉酒了之后审理公务。
C.从文中可见谢安七八岁时就规劝哥哥不能以惩罚人为乐,说明他从小就有怜悯之心。
D.谢奕听到弟弟的劝谏后立即改过,表现出他善于纳谏的良好的修养。
11.请用“/”给《谢安幼年谏兄》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三处)(3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三、名著略读(10分)
父亲的病(节选)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
“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一元四角已是巨款,是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节选自《朝花夕拾》)
13.感知:概述节选短文写的两件事。(3分)
14.发现: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
15.批注:给短文中画横线句子写一条批注。(3分)
四、时文精读(12分)
桃之夭夭
我家的屋后,有几棵大李子树,还有几棵海棠树,北窗外不远处还有一棵桃树。
②桃树开花的时候,北窗就被桃花挤满了。这样的美景,并没有谁多看一眼,那一树妖娆的桃花,自顾自开着,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自顾自忙着,等桃花谢了,我的目光在北窗外停留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那些绿茸茸的桃子,比粉红的桃花还要耐看。桃花简单,一眼就看清楚了。但层层叠叠的桃叶和藏身其间的桃子,则让桃树进入了一个神秘时期。这时的桃树,有了景深,成为一个神秘通道的入口。
③我不知道这棵桃树长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对,我一出生桃树就在那里,我没出生呢,桃树也在那里。我看见桃树,就像看见后院的大李子树、海棠树,看见前院的柳树、樱桃树,它们是我家的一部分,和那三间草房子,构成了我的童年世界。
④长大了才知道,在北纬43度,桃树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能过冬的,可我家的桃树存活了,并且过冬了。现在看来,那棵桃树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个奇迹。
⑤这个奇迹是父亲一手创造的。桃树生长在关里比较温暖的地区,我父亲感到东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这么冷的地方,但是父亲又没有迁徒的能力。他就让一棵温暖地区的果树迁徒了,让一棵桃树来到我们的家园。我的父亲通过一棵桃树迷惑了我,我不记得童年有多冷,只记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戏,记得春暖花开,记得桃子甘甜。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多出了一种生活的滋味。
⑥父亲的桃树有着特殊的造型:它所有树枝都朝向西方,树身像被强劲的东风压得抬不起头的样子。桃树是弯着腰的,然而这一切都和东风没有关系。这里厉害的不是东风,而是西北风。如果桃树是因为环境而弯腰,那么它应该向东南弯腰才对。这棵桃树是向东南弯腰还是向西北弯腰,由我父亲说了算。我曾亲眼看到父亲是怎么对待那棵桃树的。
⑦父亲用草绳把桃树一道一道地捆好,然后在树的下面挖坑父亲总是习惯在树的西面挖坑—一然后把捆好的桃树一点一点地压到那个土坑里去,然后我父亲就开始往树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树埋进土里。父亲总是在秋天把桃树从头到脚埋到土里。这等于给桃树穿了一件大棉袄。等冬天来了,大雪一层又一层地把桃树的土包盖住,这等于在棉袄的外面又给桃树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让一棵树钻进土里冬眠,这是父亲的思维,我不知道还有谁会这么做。
⑧第二年的春天,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会小心地把睡了一个冬天的桃树从土里挖出来,摇落树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这时我才明白,秋天的埋树是为了让桃树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树、海棠树、杨树、榆树……几乎所有的树,都不用埋,都能过冬,只有那棵桃树,冬天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亲又把它从泥土中唤醒。那弯腰的桃树,照常开花、结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亲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饲养一棵这样娇贵的桃树。
⑨桃子成熟的时候,每年都要丢失一些桃子。几次之后.我妈有了对策,她赶在别人来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时候,摘下一整筐桃子。那些桃子大部分还是绿的,但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水果。在我们家,判断桃子成熟与否,不看桃子是否红了,而是用手一捏,软的就是成熟了,有谁吃过还绿着却已熟透的桃子?那种甜,是不可以描述的。
⑩每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台上,会摆着一排排粉红色的桃核,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的,等它们在风里干透了,互相磕碰的声音非常悦耳。
在桃树还繁花似锦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死了。父亲死在一个春天,那棵桃树在父亲已不在人间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伤,顽强地把桃花开了出来。秋天,在那个没有了我父亲的秋天,桃树仍忍住悲伤,把桃子挂满枝头,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吃得无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红色的桃核摆在北窗台上,进出的风吹拂它们……
我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我最后的桃子了。
冬天的时候,我看见桃树仍站在北窗外的寒风里,几片红色的叶子在抖动。下雪了,桃树上挂满了雪花;起雾了,桃树上挂满了冰花。
第二年春天,李子树开花了,樱桃树开花了,海棠树开花了,父亲的桃树终于没能忍住悲伤,它一朵花也不肯再开了。
16.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
17.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18.请对第⑧段加点词“饲养”进行赏析。(2分)
19.揣摩第 段画线句,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我”此刻的心情描写出来。(2分)
20.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4分)
五、报刊浏览(6分)
(一)这几天,留学生许可馨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国人公愤,究其原因,是许可馨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些不当言论。她在微博上骂中国人是“贱骨头”,这样公然的“辱国”言论顿时引起国人愤慨。许可馨,何许人也?许可馨,江苏苏州人,曾经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之后由于表现“优异”被学校举荐到美国进行留学深造。就读于国内名校,又去国外“镀金”,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人们心目中优秀的、又享受着国家政策照顾的留学生却上演着“东郭先生与狼”的一幕,不禁让人寒心!
不仅如此,许可馨本人还针对武汉一线的国家抗疫英雄们露出了蔡牙利齿,她以自己自私自利的世界观去低毁武汉一线的抗疫英雄们,凭着自己的“烂舌”低毁她们几个月来的辛苦付出,还大肆叫嚣,如果自己有医生朋友在武汉一线,会鼓励她们临阵逃脱。
(二)有网友指出许可馨的父亲系苏州某局的副局长,是政府官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许可馨的话语中得到验证。
许可馨说能走到今天,完全靠的是爸妈的钱和人脉,还得靠苏州的平台和资源,出生在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富裕的城市。在许可馨看来个人努力和这个条件比起来,真的是丝毫不值一提。许可馨的父母作为国家公务员,享受国家的待遇、资源和权力,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理应该更加爱国,更应该懂得珍惜,没有想到的是许可馨把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出言不逊,伤害了父母的心,也伤害了全天下人的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2.许可馨因为不当言论被骂上热搜,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4分)
六、口语交际(10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结识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2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简明有感召力的标语。(2分)
24.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请你依据示例,把剩下的补充完整。(2分
环节一:心情驿站,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环节二:
.。
环节三:
25.活动过程中,李俊同学说出了自己一直以为刘老师对他有偏见而不知如何是好的苦恼,请你给他支一招,告诉他该怎么办。(6分)
七、作文(50分)
26.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但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地流淌在心泉深处,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