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7-29 10: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乘法
我说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有理数的乘法》,我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六个部分进行陈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是因为:(1)要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就得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对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得越好。(2)学好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对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除法以及其他的运算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难点是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与小学算术数的乘法比较,学生对含有负数特别是两个负数相乘的意义的理解,思维角度变化较大,思维强度也增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总结出法则。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四、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五、教学程序设计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遵循“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的原则,重组教材,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展示思维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 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东爬行2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学生思考、讨论,列出算式:(m)(注意: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正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进一步提出涉及相反意义的量的同类问题,引入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它不是空洞、抽象、枯燥的,从而激发了求知欲。问题2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西爬行2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学生模仿问题1进行讨论、交流,分析位置的方向、距离有何变化。列出算式:(m)(二)交流探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左边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右边得到的积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讨论。由学生讨论后概括出下面的一般规则: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尝试,并通过数轴来探求和发现规律: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培养学生发现和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试一试:用上面得到的规律计算下面几个式子。(1) 把它与进行比较会有什么结果?(2) 把它与进行比较,结果如何?(3)(4)【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为进一步探索和概括有理数乘法法则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验证和解释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和符号以及对算式的实际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思维过程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仔细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讨论:怎样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号和绝对值?有一个因数是零时结果怎样?【设计意图】用“发现法”开启学生的思维,运用共同讨论、观察、探究和发现规律,学习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主动寻求事物的一般规律,发现和概括出如何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从中探求规律,理解并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3) (4) 3.练习: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 (2) (3) (4) (三)运用和巩固例 (1) (2) 游戏练习题学生接力赛。规则:每组先选一个代表进行扮演,做错时由本组同改正,直至做对后再选另一个同学做第二题,又快又正确的组获胜,用笑脸加分或扣分。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教材64页练习2中选8道题编成两组进行游戏。【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并进一步巩固对乘法法则的正确运用。抢答:用多媒体出示(教材64页练习3)。(1) (2) (3) (4)(5) (6) (7) (8)(四)课堂小结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把有理数乘法和加法法则进行比较,归纳异同,使知识系统化。有理数乘法有理式加法同号得正取相同符号异号得负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任何数与0得0得原来加数【设计意图】用比较法使知识系统化。学完乘法法则及引用后,学生常把它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混淆,因此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对两个法则进行比较,归纳异同,既增强了记忆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六、板书设计§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甲虫爬行: (三)例题 (二) 有理数乘法法则: (四)练习 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异号得负,并 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