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29 18: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9、日月潭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教学重点:会认、写生字。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日月潭的有关图片或录象及资料、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一、导入:(出示台湾地形图和日月潭风景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省的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这个湖叫作日月潭。板书课题:日月潭。那么,你们想知道它为什么叫日月潭吗?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二、正确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2、课文中的字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请同学们说说。3、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三、学习课文内容。1、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请你再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2、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3、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请几个学生读课文,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读错的地方全班重读。互相帮助,力求每个同学都能够读正确。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也可以读书上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日月潭在台湾、日月潭的景色很美、吸引了很多的游客……1、听老师范读。2、自己练习读。3、师生共同读课文。 2分钟引起兴趣。15分钟做到正确读课文。23分钟理清层次,了解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请学生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回忆: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板书:位置、样子、景色2、课文中哪一部分你最喜欢,你就读哪一部分,一会我们来一个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3、读书比赛。4、练习背诵。5、老师放录象或出示图片,请学生做导游。 6、总结课文,启发思维: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课文上的小朋友知道台湾有个阿里山,你还对台湾有哪些了解?三、学习书写生字。 师生共同回忆。学生练习。学生愿意请谁读都行,然后给这位同学打分。学生可以用书上的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学生自由发言。 5分钟20分钟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增加课外知识,激发情感。15分钟
板书 : 位置 样子9、日月潭(美丽) 清晨 隐隐约约景色 中午 清晰 下午 朦胧
课后小结:
课题:10、葡萄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沟”等11个生字,会写“吾”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葡萄沟的资料、葡萄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导入:1、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2、问:你们知道哪的葡萄干最有名吗?3、对,新疆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葡萄沟,那里的葡萄干最有名。葡萄沟可是个好地方,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2、每个字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检查。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检查,看都能否做到正确。4、那么,这些生字换一个地方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三、学习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对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2、你从哪里知道有很多水果?读读有关的语句。3、问:你们知道葡萄沟最有名的是什么?对,那就是葡萄。作者为我们介绍的最多的也就是葡萄。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那里的葡萄怎么样。 “葡萄干”。新疆的葡萄干最有名。学生自学生字词。同桌互查,不会的帮助他记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指名读课文。那里有很多水果。那里有葡萄干。那里的人特别热情……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回答:葡萄。 3分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20分钟掌握生字。读顺课文。17分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那里的葡萄怎么样。把描写葡萄的语句划出来。2、谁能说说那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板书:茂密的枝叶 五光十色的葡萄问:为什么不说五颜六色的葡萄呢?3、指导朗读。4、问:好好的葡萄,怎么就成了葡萄干了呢?请你再读读课文,一会给我们大家讲讲。5、汇报学习成果。(老师可以用课件演示)6、那里的葡萄干这样有名,不尝一尝多可惜呀,老师特意买了一些,请大家品尝。三、总结:1、问:葡萄沟怎么样呀?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2、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3、想想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四、指导书写生字。 每人一个自然段。自读划书。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书上的句子。(因为葡萄有光泽)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全班展示。1、读第3自然段。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学生品尝。2、说说味道如何。自由称赞。齐读最后一段。因为盛产水果,人民热情好客…… 7分钟巩固。20分钟学习运用语言。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5分钟激发喜爱之情。8分钟
板书 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盛产水果 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是个好地方葡萄干(色鲜味甜)人民热情
课题: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凤”等12个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查找相关的资料、照片、录象等。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知道它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11课,《难忘的泼水节》。请大家齐读课题。3、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2、请几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是否准确。3、指出读错的地方,学生们再把这些地方读一读。4、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读好课文。5、这些生字换一个地方,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三、学习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看看泼水节这一天人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2、这一天人们是怎样过的?从哪些语句看出特别高兴。划出有关语句。3、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是老师告诉学生)学生提问:为什么难忘?怎样难忘?……学生自学。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指出错误,再将这些地方读一读。学生读生字并组词。高兴,因为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学生边读课文边划书。学生讨论。 5分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20分钟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5分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1、出示生字。2、指名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共同回忆: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不同,因为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所以人们特别高兴。2、泼水节那天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人们是怎样的?总理又是怎样的?)我们都划出了有关的语句,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板书:人们:热烈欢呼,泼水祝福。总理:笑容满面,泼水祝福。3、说话训练: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他们——总理把水泼到少年身上,祝愿他们——4、问:知道总理是干什么的吗?(国家高级领导人)知道泼水表示什么意思吗?(祝福)5、通过读课文,你们感觉到总理和人民怎么样?6、问:你们觉得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7、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吗?8、谁能说一说怎么难忘?提示:这是哪一年的泼水节?现在过去多少年了,人们还记得那样清楚。可见,是多么难忘。9、指导朗读。三、指导书写生字。四、拓展:我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 学生可说,可读。健康长寿……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幸福快乐……心连心。可亲、爱人民……学生介绍查找到的资料。 8分钟巩固。15分钟感受当时的欢乐景象,体会人们的心情。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激发对总理的热爱、崇敬之情。12分钟5分钟丰富知识。
板书 : 人们:热烈欢呼,泼水祝福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总理:笑容满面,泼水祝福。
课后小结
课题:12、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幕”等15个字, 会写“束”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激发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准备:查找北京的相关资料、北京夜景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北京》,知道了北京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其实,不仅白天的北京美,夜晚的北京更美。不信,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课件。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2、组内检查认生字。3、出示生字卡片。4、检查读课文。5、同桌互查读课文。三、学习课文内容。1、请自己读课文,想想北京的夜晚有什么特点?2、哪些地方亮?能用书上的语句告诉大家吗?板书:天安门 环行路 商业街 故宫3、有没有不懂的词句?请提出来。4、指导朗读。看谁读得最美。(配乐朗读)5、练习背诵。 学生欣赏北京夜景读通课文,认识生字。同桌互查。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每人一个自然段。互相帮助,争取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亮。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提问。(学生可以解释的就请学生来解释,都不懂的老师启发理解。)1、自己练习。2、全班展示。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钟激发学习兴趣。20分钟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8分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北京亮起来了,其实北京还有很多的变化。谁能说说,你看到北京有哪些变化?2、总之,北京是越变越美丽。看到北京有那么多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三、指导书写生字。 街道的变化:房屋的变化:公园的变化:……我爱北京…… 12分钟巩固。13分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热爱北京的情感。15分钟
板书 : 北京亮起来了天安门 环行路 商业街 故宫
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彩笔、白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意图
一、我的发现:1、读读这些词,看看生字的读音。2、出示生字卡片。3、再读读这些词,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意思却不同。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请同学们读读这些生字,想想它们的意思。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3)读读“——”前后的两个字,看看有什么发现?4)你还能说几组反义词吗?5)用一组反义词说一句话。2、我会填。1)学生自己填。2)班内交流。3)用一个词组说一句话。3、我会读。1)自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得是否正确。3)介绍大概的内容。4)比赛背诵。 自学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前面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而后面的词都是表示事物的名称。)学生读字音并说说它的意思。意思相反。学生自选词组造句。学生自选词组造句先请学生试着说一说大概的内容。 5分钟培养观察能力。15分钟掌握生字词。培养观察能力。积累词汇。学习运用语言。10分钟10分钟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2、检查背诵古诗。二、口语交际。1、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大家一起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2、如果有小朋友来你的家乡来旅游,请你帮他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三、宽带网。1、我国还有很多美丽的城市,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吧!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有不同的服饰和生活习惯,我们回家已经查找了资料,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指名读生字。自愿。可以夸美丽的风景;可以说说物产;可以说说家乡的变化;可以畅想家乡的未来……(可以说,也可以表演)学生可以合作完成。几个人合作共同找。看哪个组找的快。交流资料。 10分钟巩固。20分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