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29 18: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3、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的: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③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并把想像的内容写下来。教学重点: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并把想像的内容写下来。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导入: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声“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自主识字:学生自已识记生字,对自已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告诉同学,自已是怎样记字的。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全班交流。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⑤书写生字讨论如何把字写正确、写好看。完成课后“我会写”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自已所写的字,老师随机评议。三、学生自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认识新朋友。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学生自已识记生字,对自已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交流练习书写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老师鼓励、尊重学生各自的识记方法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复习导入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二、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交流体会。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课件出示相应课文内容)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三、拓展课文内容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她可能会说些什么?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鼓励学生把自已说的话试着写下来。老师小结。巩固生字做组字游戏。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四、课外作业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学生齐读朗志万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复习导入再读课文,讨论交流激发学习生字的兴趣拓展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课题: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的:会认“齿”等13个生字,会写“刀”等12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不断实践。教学重点:会认“齿”等13个生字,会写“刀”等12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教学难点: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不断实践。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几枚自已喜欢的邮票,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几张白纸、别针。生字、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简介邮票、激情引趣出示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发明的?②学生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勾画生龙活虎字,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评议。③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方法。④指名轮读课文,正音。三、质疑互答,合作学习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后提出自已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提出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解决。四、具体演示,促进理解老师提供几张纸,让学生撕下纸中的“邮票”。这样撕邮票有什么不便?同桌读课文2、3段,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选几个学生上来,为他们提供纸、别针,让他们表演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充分了解阿切尔敏锐的观察能力。导读第4段,用直线勾画写阿切尔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邮票打孔机作用的句子。五、充分想像,感悟课文读第4段,启发想像:阿切尔会怎样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复构思、画图、设计、制作、实验)再读课文,你认为阿切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总结课文:正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发明的?学生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勾画生龙活虎字,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评议。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方法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后提出自已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撕下纸中的“邮票”。这样撕邮票有什么不便?同桌读课文2、3段,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学生上来,用纸、别针,表演课文中的情节读第4段,想像:阿切尔会怎样进行他的研究工作? 简介邮票、激情引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互答,合作学习具体演示,促进理解充分想像,感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集体解疑。通过读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你想向阿切尔学什么呢?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二、指导朗读找好朋友商议这篇课文应该怎么读,反复练读。指名朗读,适时评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我会认。(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我会写。认读要求写的字,口头组词。介绍自已识记这些字(要求写的字)的方法。(如:“力”字的第二笔不出头就是“刀”;“你”字去掉单人旁就是“尔”;“扔”字的提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仍”)重点指导“使”“整”“式”的笔顺。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四、作业完成“读读填填”。组词。刀( )尔( )更( )正( )力( )你( )便( )整( )五、拓展知识1、读“我知道”。2、让学生交流自已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3、展示介绍自已收集的邮票。 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指名朗读学生书写生字 小结所学,交流感受指导朗读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看:翻 找 求助 想 取 刺 拽 想:机器 打孔 做:研究 很快超出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课后小结:
课题:15、画风
教学目的:会认“宋”等7个字,会写“丹”等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会认“宋”等7个字,会写“丹”等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学生观察刮风时景物的变化。生字、生词卡片。挂图或课件:旗子飘、小树弯、雨丝斜、风车转等。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什么问题吧?(通过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谈话: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容易读错的字。平舌音:宋 丝 擦翘舌音:赵 眨多音字:杆gān (旗杆) 转zhuàn(风车转)gǎn (笔杆) zhuǎn(转身)读音易混的字:乌一忽 显一斜同学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小组内轮读课文。(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小组之间竞赛,看哪些组读得正确流利。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读感悟,相互交流自读课文,想想自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各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讨论。重点理解宋涛、陈丹在赵小艺的启发下,由不会画风到会画风的经过及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老师在学生读书、理解的过程中随机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随机指导朗读,特别要读出三个小朋友会画风后的高兴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自已试读、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四、拓展练习你想怎样画风呢?(启发学生结合自已的观察,大胆发言)提示:可画风中的水漾起波纹;风中的小草弯了腰;风中的小花在点头;风中的柳条随风摆;风中的姑娘长发飘飘……完成课后“读读写写”。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 ” 学生质疑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容易读错的字。同学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小组内轮读课文。小组之间竞赛,看哪些组读得正确流利自读课文,想想自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各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讨论。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鼓励提问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自读感悟,相互交流拓展练习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感情朗读,合作表演老师带三个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示范。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表演。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读生字卡片。(可齐读、抽读、开火车读等)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生字词。写字。先说说是怎样识记字形的。可用比较的方法记字形(如“乌”可和“鸟”进行比较);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如“东”左边加双耳旁就是“陈”);也可用熟字组合的方法记忆(如“日”加“业”就是“显”)。书写生字。◆注意观察字的特点。(如:“显”“忽”“丝”都是上下构,“显”是上短下长,“忽”“丝”是上长下短)◆重点指导“忽”“眨”“涛”“斜”四个字。◆其他生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照范字临摹。拓展练习1.激发兴趣:同学们表现可出色了,不仅知道了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画风的过程,自已也想出了许多画的办法。现在你能用你的画笔把风画出来吗?2.学生画风。3.展示介绍自已的画。小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风中的景物就能把风画出来。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表演读生字卡片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生字词。写字。学生画风 感情朗读,合作表演巩固生字,书写生字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课题:16、充气雨衣
教学目的: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 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学重点: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教学难点: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谜语。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二、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互相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三、朗读课文,大胆想像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小结: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有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已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课后拓展:我的小发明、小创造,开个小小博览会 学生猜谜语,把答案写在纸上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互相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猜谜语,揭示课题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朗读课文,大胆想像动脑、动手,学会实践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的: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2、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学习词语;能准确地运用词语。3、能自已读懂小故事。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点: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学习词语;能准确地运用词语。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词语卡片。竞赛评比用的奖章。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我的发现这里出现的六组词语很有意思。每组的两个词中的字都相同,因为字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自已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伙伴。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几组这样有趣的词语。举例:喜欢 欢喜 彩色 色彩爱心 心爱 故事 事故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自已认读。课件演示:熟字合并,组成新字。找伙伴一起拼读新字,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生字,并试着组一个新词。我会填。读一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小组讨论:说说每组两个词的意思。(发明:创造。发现:发觉。优美:美好。美丽:好看。指导:把每组的两个词都放在句子里读一读,看看哪一个词能使哪句知的意思表达清楚。学生选词填空。交流、订正,读句子。我会读。在小组里读一读这个小故事,互相正音。讨论交流: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查一查资料:鲁班还发明了哪些东西?三、口语交际①分工合作,自由创作。用准备好的材料做一个自已喜爱的小制作,可与小伙伴合作,也可独立完成。(如时间不允许,也可课前制作)②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把小制作展示出来,同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选出自已喜欢的作品。评选最佳巧手奖。颁发奖章。③介绍作品,展现个性。1.请获奖同学介绍自已的作品,先说作品名称,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做的。2.每个同学在小组中介绍自已的作品,互说互评。3.学生可以说说制作的过程,也可以说说自已的怎么想到要创作这样一件作品,还可以说说制作时遇到的困难,得到谁的帮助等等。(其他同学可提问、评价、补充)4.评选最佳口才奖,并发奖章。积极参与,共同进步。1.给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制作、评论、提问的同学评“合作参与奖”。2.怎样做的。3.每个同学在小组中介绍自已的作品,互说互评。4.学生可以说说制作的过程,也可以说说自已的怎么想到要创作这样一件作品,还可以说说制作时遇到的困难,得到谁的帮助等等。(其他同学可提问、评价、补充)5.评选最佳口才奖,并发奖章。⑤积极参与,共同进步。1.给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制作、评论、提问的同学评“合作参与奖”。 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伙伴学生再组这样几组词语找伙伴一起拼读新字,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学生填写学生读故事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字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巩固识字,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