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4 09: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中通过写沧海,抒发了曹操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 《窃读记》选自《英子的心》,作者林海音,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C.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美国著名医生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2.从感彩上看,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含贬义的一项是(

A.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

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C.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D. 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生的智力_________包括知识,_________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一个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光有知识,没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_________不能成为实现“四化”的有用之材。


既然
就 B. 既

如果

C. 不但
而且
只要
就 D. 虽然
但也
倘若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
B. 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
C. 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
D. 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
5.为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1)热忱(

A.真实的情意
B.诚恳
C.诚挚
D.不真实的情意
(2)奇观(

A.看
B.观察
C.景象
D.对事物的看法
(3)冗杂(

A.多余无用的
B.繁忙
C.繁忙的事
D.繁琐
二、填空题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两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________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7.依据课文《纪念白求恩》,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__(佩服
钦佩
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②对于他的死,我是很________(悲伤
沉痛
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8.给下列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同义词
①麻木不仁________
(A
无动于衷
B
漠不关心
C
不以为然)
②不足为道________
(A
不屑一顾
B
不足为训
C
不足挂齿)
9.给下列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反义词
①精益求精________
(A
粗制滥造
B
粗枝大叶
C
粗心大意)
②见异思迁________
(A
专心致志
B
竭尽全力
C
心甘情愿)
10.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三、语言表达
11.本文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深刻。请自立观点,选取具体事例,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四、综合题
1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

(1)一事当前,先替________打算,然后再替________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________自吹,________人家不知道。(

A.自己
别人
爱好
害怕
B.自己
别人
喜欢
生怕
C.个人
集体
喜欢
害怕
D.个人
集体
爱好
生怕
(2)对同志对人民________满腔热忱,________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________不是共产党员,_________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不是
就是
其实

B.不是
而是
至少

C.不是
就是

至少
D.不是
而是
其实
至少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20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③1939年,我在昆明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④1943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⑤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⑥可是,我不敢同他谈翻译技术,因为我们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一则因为他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我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使用的译法根本不同。二则我主张翻译只要达意,我从英文本译,只能做到达英译本的意。英译本对原文本负责,我对英译本负责。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他屡次举过一个例。他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一场有一句“静得连一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但纪德的法文译本,这一句却是“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他说“这不是译错,这是达意,这也就是传神”。我说依照你的观念,中文译本就应该译作“鸦雀无声”。他说“对”。我说不行,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话中不用猫或鸦雀来形容静。
⑦傅雷有一本《国语大辞典》,书中有许多北方的成语。傅雷译到法文成语或俗话的时候,常常向这本辞典中去找合适的中国成语俗话。有时我去看他,他也会举出一句法文成语,问我有没有相当的中国成语。他这个办法,我不以为然。我主张照原文原意译,宁可加个注,说明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某一句成语。当然,他也不以为然。
⑧1958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⑨1961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衷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⑩1966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施蛰存散文》,有删改)
13.傅雷别号“怒庵"
,文中三次写其“怒”,请分别概括“三怒"”的主要内容。
14.请赏析第⑩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
15.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结合选文和你读过的《傅雷家书》,简要说说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关于本文的语言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质朴无华 B. 生动形象
C. 言简义丰 D. 饱含深情
18.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在第1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________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________句。(只填写序号)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3)“无不为之感动”中划线的“为”可换为“________”,“之”指代的是________;“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
(4)在第2段文字中,作者将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了对比,运用对比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
(5)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很多。请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要求:先叙后议,60字以内)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D
3.
B
4.
B
5.
(1)A
(2)C
(3)D
二、填空题
6.
④②①③⑤
7.
佩服;悲痛
8.B;C
9.A;A
10.(1)E
(2)B
(3)D
三、语言表达
11.
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大猫和小猫出去时方便些,他却打了一大一小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而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儿。牛顿正是在这种“使不完的劲儿”的推动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四、综合题
12.
(1)B
(2)D
五、现代文阅读
13.第一怒: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一怒回上海。第二怒:上海,和作者因对黄宾虹晚年画作意见不同而发怒。第三怒:“文革”期间,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14.“踱”,慢步行走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既关心(担心)傅雷又因其性格刚直不敢靠近的矛盾心理。(意近即可)
15.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对傅雷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他希望傅雷刚直不屈,坚持真理的品德能在知识分子间传承。(意近即可)
16.傅雷是一个性情刚直(性格刚劲、刚直不屈)、教子严格、治学严谨、舐犊情深、坚持真理、工作专注、德艺双馨、人格高贵、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
17.B
18.
(1)①;⑧⑨
(2)D
(3)被;白求恩(或白求恩的精神);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且医术高明
(4)白求恩同志;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使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突出,更难能可贵,更令人敬佩
(5)答案不要求统一,但要紧扣题目要求,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典型例子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