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4 09: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关系) B.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
C. 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 D. 温故而知新(表递进关系)
2.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________

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朱熹、李贽等曾到此讲学,一时儒学大兴,人才辈出。2010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大规模修缮,力图恢复历史原貌,弘扬儒家文化。自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如今已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共建立了三百多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的设立增进了各国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A. 育人才,儒家文化传海外 B. 促交流,孔子学院遍四海
C. 设学院,传播文化促交流 D. 建平台,儒学享誉国内外
3.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A. 其不善者而改之 B. 吾日三省吾身
C. 学而不思则罔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由,诲女知之乎!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
B. 温故而知新(新: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C. 思而不学则殆(殆:懈怠)
D.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二、填空题
6.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________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
④温故而知新
新:________
⑤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__
殆:________
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________
舍:________
⑦曲肱而枕之
肱:________
⑧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
7.阅读《〈论语〉十则》,说说下面的话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
A学习方法
B.学习态度
C.思想修养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
⑥学而不厌。________
⑦诲人不倦。________
8.为下面的短句选择正确的译文。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
A.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的态度。
B.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叫知道了。
②不耻下问________
A.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B.不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③默而识之________
A.默默地辨识它。
B.把学过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
④学而不厌________
A.学习起来不感到厌烦。
B.学习起来永不满足。
⑤何有于我哉________
A.哪里有我在呢!
B.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⑥逝者如斯夫________
A.逝去的人就像这流水一样啊!
B.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一去不返)啊!
三、综合题
9.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度的一句:________。
(3)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宰予①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
【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学而》)
【注】①宰予:孔子的弟子。②朽(wū):建筑时用来抹墙的工具。句中用作动词,指抹平,修饰墙壁。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于予与何诛________
③于予与改是________
④未若贫而乐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3)结合【甲】中的《公冶长》和【乙】中的《学而》的具体内容,谈谈孔子在修身做人方面的观点。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请结合这五则语录,说说历来人们敬仰孔子的原因。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B
3.
A
4.
C
5.
C
二、填空题
6.
通“悦”,愉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真诚,诚实;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迷惑;有害;这,指河水;舍弃,放弃;胳膊;忠实,坚守
7.
A;C;A;B;A;B;C
8.A;A;B;B;B;B
三、综合题
9.
(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时期;思想;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文言文阅读
10.
(1)自我检查、反省;谴责,责问;这(指对人的态度);不如,不及
(2)①如今,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②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纵,(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
(3)《公冶长》中“宰予昼寝”主要阐述了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做人应当言行一致”)【乙】中的《学而》主要讨论了对待贫与富的态度问题,孔子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乐道好礼。
11.
(1)同“悦”,愉快;生气,恼怒;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以……为快乐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孔子要求学习要讲究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做人要注意个人修养;他的每一条语录都能发人深省,让人受益匪浅;对人们的学习、成长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