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节选)》课件(20+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节选)》课件(20+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3 21:44:42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学法分析
弗兰茨·卡夫卡
一个人变甲虫的故事
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特色;
2、了解时代背景;
3、读文,概括课文内容;
4、理清课文的结构。
学法分析
教学重点:
读文,概括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对背景的了解,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法分析



1、 导读法
指导学生课下预习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
点拨法
3、
讨论法
在难以突破理解的地方,
在情感需要升华的地方
交流知识,讨论问题,张扬个性。

学法分析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与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等和长篇小说《审刺》《城堡》和《美国》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犹太籍百货批发商人,专横、粗暴,是家庭的“暴君”。卡夫卡取得法学博士后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工作。1917年开始患结核病,只活了41岁。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一生未婚。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阅读和研究大量文学和哲学著作。他对中国的文化怀有特殊的兴趣,有人说他是“西方唯一中国式的作家”,他钻研过中国哲学,喜爱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卡夫卡生前长期同父亲不和,体弱多病,一生未婚;身后获得殊荣,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卡夫卡铜像
西方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或先锋主义,是指19世纪末叶以来,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之外的一种文学流派。现代派是一个总称,其中包括后期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新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愤怒的青年等等。它是当代资产阶级文学的重要流派。西方现代派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的。此时,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发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矛盾重重。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思想危机。知识分子感到生活空虚、精神苦闷,而产生了“世纪末的悲哀”,认识现实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退到“自我”里去。
学法分析
作者及现代主义文学
弗兰茨·卡夫卡
(1883-1924)
现代主义文学
1、反对写实,强调表现作
家的心
灵主观感受。
2、情节荒诞离奇,细节真实细腻。
卡夫卡
奥地利小说家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作品特色介绍
  
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异化”和“悖谬”的哲学命题。“异化”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马克思语)。《变形记》则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人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生产力方式,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人,人成了不能支配自己的奴隶,也就是“非人”,“非人”与动物有何区别?变成“甲虫”也就很自然了。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用现实主义手法写非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
《变形记》是本单元中阅读难度最大的一篇。
1)、17000字的超长篇幅。
2)、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荒诞离奇的情节,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的意识流特征。
3)“异化”的主题深奥抽象。
教材特点:
学法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际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使用极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等言行心理。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




学法分析
有人形容目前的中学生
条件变好了,心绪变坏了;
知识增多了,压力沉重了;
手段先进了,精神苦闷了;
能力增强了,感情脆弱了。
一、导入新课
学法分析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2、小组内,一起读,相互校对读音;
3、指名读,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
在读完一段后进行校正,有疑义的地方
大家共同探究。
4、齐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法分析
三、概括课文内容:
《变形记》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
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
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也是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小人物的杰出著作

学法分析
概括内容结构:
小说分三部分
第1部分,写格里高尔变甲虫,惊慌而忧郁;
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卧室。
第2部分,写格里高尔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
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3部分,写家人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
妹妹提出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
绝望而死,家人开始过新生活。
学法分析
情节
心情或态度
一、初变甲虫,家人的反应
二、清理房间,格里高尔被驱打
三、将被丢弃,绝食死去
格里高尔
惶恐、回忆
忍受痛苦
绝望
秘书主任
惊骇、逃走
父亲
恼怒、驱赶
打击
厌弃
母亲
惊骇
躲避`昏厥
冷漠
妹妹
关心
生气
厌弃
情节脉络
一、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把他赶回了自己的卧室。
二、写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仍关心着怎样还清父亲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三、写为了生存,家人只好打工挣钱,并且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原来一直爱着他的妹妹终于提出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最后,“他怀着深情的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死了。父亲、母亲、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学法分析
情节线索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的线索:变甲虫——成累赘——绝望死
家人的线索:惊慌同情——厌弃憎恨——解脱喜悦
学法分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归纳了小说的内容,理清
了小说的结构。在卡夫卡的笔下给我们再
现了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他与自己最
亲的亲人的交往中,亲人们的变化促使他
绝望而死。
学法分析
作业(预习)
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揭示主题。(共25张PPT)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挖掘格里高而变成甲虫的原因。
2、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对
比家人的心理变化。
3、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4、领略外国小说心理描写艺术,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
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家人的心理变化。
2、分析人物形象,挖掘格里高而变成甲虫的原因。
3、分析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
一、导入新课
《变形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黑暗现实,痛苦生活,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变形记》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也是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小人物的杰出著作

今天,我们就走进《变形记》看世间这一幕的事实。
卡夫卡铜像
二、
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方法:
1、要求学生课堂交流故事情节,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简单归类,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置不同层面的要求。
3、教师对学生提出自行解决疑问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问题1、格里高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格里高尔是一个勤勉、善良、忠厚、坚强、富有责任感的人,
他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却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一个无可挑剔的好人。
问题2:
1、细读课文,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说是什么使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1)工作的辛苦、饮食的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2)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
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3)人际关系:没有信任、关爱、友情
,家庭关系冷漠,厌弃。
问题3:课文第3段中,格里高尔心里所想的“晦气事”是指哪些事情?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所指的“晦气事”的内涵,并作课堂交流。
教师明确:“晦气事”主要是指推销员的工作辛苦,饮食低劣,缺乏真实的友情,家庭还债的心理压力巨大,老板的苛刻冷酷使格里高尔受尽了气,格里高尔始终生活在重压之下。
问题4: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思考三次“哭”的内涵,并作课堂交流。
明确:
第一次:第17段,妹妹的哭表现出妹妹对格里高尔的关心。
第二次,第22段,母亲的哭表现出母亲对格里高尔的关切。
第三次,第25段,父亲的哭表现出父亲的绝望和冷酷。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旨,
冷酷的社会现实是人性泯灭的根本原因。
(理解格里高尔亲人的三次“哭”有助于通过各个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的主旨。
作者刻画众人反应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体会冷酷社会对人性的泯灭。)
问题5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什么?小说描写人变成虫的情节荒诞、变形,可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
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
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1、直接描写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
特别是细节描写最能刻画人物形象。
2、间接描写
1)其他人物的衬托;
2)环境的衬托;
3)物象的衬托。
0
教师小结:
人变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以及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卡夫卡撕破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本质。
三、探讨小说的主题
小说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这样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陌生和孤独的。人的变形,旨在逃离难以忍受的异化环境,是孤独和绝望的折射.
问题:5、认真想一想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变形人?你如何剖析《变形记》的意义所在?
(1)、《变形记》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揭示。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特别是他在工伤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被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卡夫卡创作《变形记》的时代、生活背景。他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片面的。
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是绝大多数人每天所面对的。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2)《变形记》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描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
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他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当格里高尔变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了。格里高尔虽然成了甲虫,但作为人的情感还在。他为不能按时上班而着急,他为父亲暗暗存了一笔钱,他为妹妹上音乐学院而筹划……他是一个善良、勤劳、正直、有责任心的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引起了他父亲、母亲、妹妹态度的变化。他的母亲可怜儿子,想看看儿子。看见儿子,却昏过去了。她内心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他的父亲由惊奇而愤恨而狂怒,用手杖赶儿子回屋里去,用苹果砸他,慈父之爱已消失殆尽。他的妹妹开始还照顾他,不久便厌恶,最后把他锁在房里。由于他的父母亲和妹妹的亲情淡薄,人性扭曲,致使格里高尔绝望而死。他死后,全家人如释重负,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地外出郊游。格里高尔的死并没有影响别人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这种关系的只是金钱和利益。
3)《变形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包括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变形记》表现了对人的本性的揭示与否定,在冷漠的现实世界中,人已经难以保全自己的本性,人已经异化,成了非人,这显然是作家对人的本性的深刻透视。
6、总结人物形象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当时社会的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在公司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对父母,他是孝子;对妹妹,是好哥哥;对公司,他是好职员。变甲虫,他还为还父亲债担忧,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而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厚道而又在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小结:作者用写实的手法,不仅写出了主人的身份和心理,而且写出了甲虫的行动,符合甲虫的习性.即使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式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
主题:
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贱;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通过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经历以及家人亲情的变化,批判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异化的社会现实。
学法分析
四、拓展探究
1、如果你的生活中有类似格里高尔这样的人,你将怎样评价他?说说你的理由。
2、文学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变形人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变形人何其多!
四、总结课文:我们通过细节的分析,小说创作中最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人物描写,透过荒诞离奇的外表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学法分析
五、作业
课外阅读卡夫卡的《审判》,再次领悟现代主义手法,感受人类的生存困境。
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冷漠
势利

生存困境
自己变
他人变
人性
人情
心要坚强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