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 《背起行囊走四方》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七班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课时 1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旅游的文字,图片,对联2.景点问卷调查:(1)课本上最感兴趣的(2)课外书中最美的(3)实际去过的(4)心中向往的
教具 多媒体教室,图书馆
教法 合作探究,分组展示,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领略山川之美,感受旅游文化2.了解家乡,培养留心观察,勤于纪录,乐于思考的习惯3.开拓视野,认识“行万里路”的重要,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搜集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锻炼语言表达2.感悟对联语言的妙趣和文化韵味。。
教学难点 1.开展读书实践,模拟实地旅游。2.当堂语言能力训练和对对子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课内旅行 课外拓展 过渡衔接 祖国风光 图书资源当堂利用 个性秀场 走的故事 神游西部 这里风光独好 走的发现 对联技巧 学对对联 结束语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读书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之缘。一篇篇诗文的学习,就是一次次风光无限的精神之旅。今天让我们再次徜徉在书香世界,凭借想象的翅膀去畅游天下,纵横四海。祖国的山川之美,不仅收益与自然,更得益于文人雅士的吟咏。语文课本中,模山范水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请看:这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道: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文人墨客纷踵沓来,登临吟咏。大诗人李白却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更使得崔颢的《黄鹤楼》名扬天下。诗中写道 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的岳阳楼,早已声名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文熠熠生辉。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了自己旷达的胸襟( )远大的政治抱负( ) 一座山间小亭,小巧玲珑,飞檐翘起,这就是醉翁亭。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那就是“( )”,同时也留下了“( )”的千古绝唱课外我们同学也搜集了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愿意在此共享,请大家分别展示,并配以诗意的解说。 教师总结:在以上的环节中,老师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山水的灵性,深得古诗文的精髓,作为奖励,让我们走出课本,做一次风光之旅: 天池──草原──兵马俑──华山──黄山──天涯海角──天尽头──云冈石窟──香格里拉──香港──上海外滩 不仅在课内,校内的图书馆夜风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素材,同学们也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现。下面,以每一小组为单位,各派两名代表为本组同学选出六本与此相关的书籍,当堂交流你从图书资源中得到的相关知识为大家作精彩杰说,看看哪个小组最默契,最精彩。 五一期间,很多同学走出书斋,感受自然。自然之美,感受于心,表达于笔,传于后世,用画笔记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请上这几位画家,讲解自己的作品。 那么其他同学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有什么所得呢?(这里的“走”既指实际去过的,也包含精神的游走,旅行。)讲述时应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两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我们正越来越多地了解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下面请欣赏一段视频,并为布达拉宫设计一段导游词。 下面这组图片,似曾相识,又略感陌生,谁能介绍给大家?(图片:遵化鹫峰山,乐亭菩提岛,迁西喜峰口长城,南湖公园,遵化清东陵,抗震纪念碑) 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唐山,它不仅以“七二八大地震”闻名,以北方瓷都著称,更有风光旖旎的山水景观和热情好客的唐山人民。下面请欣赏第五组的小品《作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很多景区都有名人题字,对联等,你记录了吗?那么到底什么是对联?又和技巧?上联:昔日偏远落后,唯有渔村之沧凉上联:绿水本无愁因风皱面上联:窗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颤人心上联:好读书,读好书,时长皆有长 上联:对对错错,错错对对,对错难分 读书,让我们足不出户,畅游千里;旅行,让我们提升修养,陶冶性情。正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暑期降职,让我们踏着徐霞客的足迹,走遍锦绣中华,体味百味人生。谢谢大家。 进入情境,调动积累。 欣赏图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异口同声)“昔人已乘黄鹤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能同其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场展示1. 广阔的沙漠,一轮红日让我们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秀美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婉约。3. 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如梦似幻。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有美轮美奂的园林艺术,杭州有浓淡相宜的西湖,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5. 滔滔黄河,让我们领略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概。6. 滚滚长江,又勾起我们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相关同学上台讲解,出示作品。 思考后,当堂交流发言。 生窃窃私语,猜测。 生上场表演,笑声阵阵。 同学介绍旅游中所收集对联。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节奏相合5.平仄相协6.意义相关 思考,试对对联。 (下课时仍意犹未尽) 想象世界中,每一位同学都能“行万里路”。 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既感受山川之美,品读名句之妙,又开拓视野,神游万里。 各小组的精彩发言,是智慧与胆识的比拼。 根据课下的梦想之旅的民意问卷调查,制成专门的风光短片,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增强获得针对性,趣味性。 引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将会使其受益终生。 用画笔凝聚语言。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转换视觉感受为书面语言,培养当堂写作能力。 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感受旅游文化,体会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讲练结合,增加难度。 再次点明读书与旅行的关系,与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