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2.某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 )
A.160m
B.160mm
C.160cm
D.160km
3.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40cm、18.40cm、18.41cm、19.43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18.40cm
B.18.41cm
C.18.403cm
D.18.66cm
4.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和测量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6.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56cm
C.1.6cm
D.1.565cm。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对齐零刻度线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正方体的边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某同学测量实验桌的长度,读数为12.56dm。则该读数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
A.12dm和0.56cm
B.12.5dm和0.06cm
C.12.5dm和6mm
D.12dm和0.56dm
10.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该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它的分度值为______。
12.单位换算:
(1)
3×105km
=______m
=______nm
;
(2)1800s
=______min
=______h。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甲、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甲测得的结果是______cm,乙测得的结果是______cm,刻度尺______(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更精确。
14.下表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所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a______;b______;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5mm、0.088mm和0.087mm,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mm。
实验序号
a
b
一张纸的厚度/mm
平均值/mm
1
2
3
1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比夏天测量时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1)如图1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
,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__,图乙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
(选填“”或“”),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__。
(2)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__。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为了测量一种细铜丝的直径,小明将该种型号的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了50圈,然后将铅笔紧靠在刻度尺的边缘,如图所示。
(1)测量铜丝排绕后的总宽度时,图中视线
_____
(选填“A”、“B”或者“C”)是正确的;
(2)铜丝排绕后的总宽度L=
_______
cm;
(3)铜丝的直径d=
____
cm=
______
mm;
(4)为了使铜丝的测量值更加准确,请你提出一种改进测量的措施:
______
。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C
6.B
7.C
8.C
9.C
10.B
11.07:09:38
1s
12.3×108
3×1017
30
0.5
13.4.7
4.70
乙
14.纸的张数
纸的总厚度/mm
减少误差
0.087
15.偏大
16.1cm
4.7
4.70
277.5
17.(1)0刻度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边;
(2)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边;
(3)眼睛视线没有与示数表面垂直.
18.B
1.90
0.038
0.38
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