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逐渐变为30dB。在这过程中,声音的(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
2.小丁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其中难以完成的是( )
A.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
C.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
D.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噪音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音色不同
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5.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都接有外置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养蜂人通过听蜜蜂飞出去和飞回来时的嗡嗡声就能判断蜜蜂是否采到密,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8.疫情期间居家线上学习时,小明打开直播软件,没看到老师仅凭声音就知道哪位老师在上课,主要是因为不同人说话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9.耳廓有汇集声波的作用,听力不好的人对着声源的方向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廓旁,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发生改变
D.频率变大
10.下图是1978年在湖北省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二、填空题
11.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延童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_____就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2.某发声体的时间内振动360次,它的频率是___________Hz;它发出的是___________声波。(选填“次”或“超”)
13.如图所示,有三个音叉发声的波形图分别是A、B、C。请判断,响度相同的两图是______;音调相同的两图是______。
1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2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15.如图所示,在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向瓶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这是由不同编钟振动的______决定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这是由编钟振动的______决定的。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1)实验中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
(3)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实验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拔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
(4)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__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
(5)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这说明了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C
7.B
8.B
9.B
10.C
11.振动
音调
12.18
次
13.AC
AB
14.音调
1500m
15.G
16.音调
振动频率(快慢)
响度
振动幅度
17.控制变量
慢
低
频率
幅度
响度
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18.振动
利用转换的方法,显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物体振动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