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常见考查方式
1.
【2020 海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矿石粉碎
B.
酒精挥发
C.
汽油燃烧
D.
铁丝弯曲
2.
【2020 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菜刀生锈
C.
丹桂飘香
D.
电灯发光
3.
【2020 张家界】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制作泥塑
B.
扎制风筝
C.
编中国结
D.
烧制瓷器
4.
【2020 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破釜沉舟
C.
聚沙成塔
D.
买椟还珠
5.
【2019 巴中】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
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
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6.
【中考 黄石】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盐酸易挥发
B.
金属具有导电性
C.
酒精易溶于水
D.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7.
用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填空(均填字母)。
硫是淡黄色的固体(属于____),研碎块状的硫(属于____),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加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
(属于____),继续加热,硫燃烧起来(属于____),由此可知硫具有可燃性(属于____)。
8.
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归类。
①白纸燃烧 ②铁铸成锅 ③冰雪融化 ④石蜡在空气中能燃烧 ⑤金刚石的硬度大 ⑥铜丝弯曲 ⑦食物腐烂 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9.
【2020 台州】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的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
导电性
B.
腐蚀性
C.
不助燃
D.
沸点高
10.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把相关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铁片和铜片:____________。
(2)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
(3)胆矾和食盐:____________。
(4)酒精和白醋:____________。
(5)氧气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1)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
(2)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
(3)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4)将木炭粉碎。
(5)将木炭放入水中,漂于水面。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二: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的常见考点
1.
下列仪器的名称正确的是( )
2.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⑦__________。
(2)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
(3)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读数时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3.
【2019 长沙】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
【2020 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
【2020 宜昌】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6.
【2020 自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2)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
(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3.0
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若不慎将稀硫酸药液溅到眼睛里,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C.
酒精灯内酒精不足时,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9.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4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5
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 )
A.
大于10
mL
B.
小于10
mL
C.
等于10
mL
D.
无法确定
10.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未经清洗就去吸取其他试剂_________________。
(2)称量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游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玻璃导管用力塞进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常见考查方式
1.
【2020 海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
矿石粉碎
B.
酒精挥发
C.
汽油燃烧
D.
铁丝弯曲
2.
【2020 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 )
A.
滴水成冰
B.
菜刀生锈
C.
丹桂飘香
D.
电灯发光
3.
【2020 张家界】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
制作泥塑
B.
扎制风筝
C.
编中国结
D.
烧制瓷器
4.
【2020 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A.
钻木取火
B.
破釜沉舟
C.
聚沙成塔
D.
买椟还珠
5.
【2019 巴中】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C )
A.
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
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
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6.
【中考 黄石】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D )
A.
盐酸易挥发
B.
金属具有导电性
C.
酒精易溶于水
D.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7.
用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填空(均填字母)。
硫是淡黄色的固体(属于A),研碎块状的硫(属于C),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加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
(属于C),继续加热,硫燃烧起来(属于D),由此可知硫具有可燃性(属于B)。
8.
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归类。
①白纸燃烧 ②铁铸成锅 ③冰雪融化 ④石蜡在空气中能燃烧 ⑤金刚石的硬度大 ⑥铜丝弯曲 ⑦食物腐烂 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1)物理变化②③⑥(填序号,下同)。
(2)化学变化①⑦。
(3)物理性质⑤。
(4)化学性质④⑧。
9.
【2020 台州】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的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C)
A.
导电性
B.
腐蚀性
C.
不助燃
D.
沸点高
10.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把相关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铁片和铜片:颜色或磁性。
(2)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味道。
(3)胆矾和食盐:颜色。
(4)酒精和白醋:气味。
(5)氧气与二氧化碳: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11.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1)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
(2)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
(3)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4)将木炭粉碎。
(5)将木炭放入水中,漂于水面。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理由是没有产生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不溶于于水,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有具有可燃性。
专题二: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的常见考点
1.
下列仪器的名称正确的是( D )
【点拨】A、B、C对应的仪器名称分别为:石棉网、坩埚钳、锥形瓶。
2.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④烧杯;⑦坩埚钳。
(2)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①(填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⑥。
(3)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需要的仪器是③⑤,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②。
3.
【2019 长沙】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4.
【2020 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点拨】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A、B、C错误。
5.
【2020 宜昌】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6.
【2020 自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C )
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
(2)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3。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3.0
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往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8.
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
A.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若不慎将稀硫酸药液溅到眼睛里,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C.
酒精灯内酒精不足时,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点拨】稀硫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B错误;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废液应倒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倒入水池,以免污染水;
C、D错误。
9.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4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5
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 A )
A.
大于10
mL
B.
小于10
mL
C.
等于10
mL
D.
无法确定
10.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未经清洗就去吸取其他试剂污染试剂。
(2)称量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游码称得固体质量不准确。
(3)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4)将玻璃导管用力塞进橡皮塞玻璃导管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