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3节 电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下列关于导体电阻大小的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的电阻一定比铝的电阻大
B.两根粗细一样的导体,长的一定比短的电阻大
C.粗的铜导线的电阻一定小于细的铁导线的电阻
D.在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一定大于铜导线的电阻
3.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C.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D.超导现象的应用,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4.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半导体(
)
A.良好的导电特性
B.良好的绝缘特性
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有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金属丝,则(
)
A.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
B.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横截面积的关系
C.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能探究
D.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不能探究
6.为了测量灯泡里的电流大小,将电流表和灯泡、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当开关闭合,电流表指针指到0.45A,然后慢慢回到0.18A,电流表示数减小的原因是(
)
A.指针的惯性
B.灯泡里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
C.电流表有故障
D.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流总是很大的
7.如图所示是气体酒精浓度测试仪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R′为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小。某次测试中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
)
A.酒精气体的浓度较大,R′的阻值较小
B.酒精气体的浓度较大,R′的阻值较大
C.酒精气体的浓度较小,R′的阻值较小
D.酒精气体的浓度较小,R′的阻值较大
8.(双选)如图所示,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他们的长度相等,A比B粗些,将他们串联在电路中,则A、B的电阻为RA、RB,流过A、B的电流IA、IB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RA>RB
B.IA=IB
C.IA>IB
D.RA<RB
9.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
作用的大小,不同导体的电阻一般
。
10.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
,符号是
。1
kΩ=
Ω,1
MΩ=
Ω。
1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
、
有关。
12.有一些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作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
。
13.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丝
1.0
0.2
b
镍铬合金丝
1.0
0.1
c
镍铬合金丝
0.5
0.1
d
锰铜合金丝
0.5
0.1
如图是为完成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
(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填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 同学的猜想。
14.(1)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给细铁丝加热。在铁丝温度逐渐升高并发红的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小”或“变大”)和小灯泡亮度变暗。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如图乙所示是学习物质的导电性一节中所做的实验,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此时小灯泡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说明
。
参考答案
1——7
DDDCCBA
BD
阻碍
不同
10.R
欧姆
Ω
103
106
11.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2.半导体
超导现象
13.
(1)电流表示数
(2)c、d
(3)甲
14.
变小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