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含解析)(全国)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含解析)(全国)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4 10: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沪教版(全国))
练习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2.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
A.集气瓶中装入的水1/4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A.A
B.B
C.C
D.D
3.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医疗急救
B.用作燃料
C.金属气割
D.动植物呼吸
5.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碳——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合反应
B.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铁——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7.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8.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B.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C.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铁丝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10.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
D.红磷
11.小明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绘制了如图的图象,y可以表示(  )
A.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B.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C.固体物质的总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2.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其结果是( )
A.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B.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加
C.速率不变
D.高锰酸钾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瓶内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4.回答以下问题:
(1)小山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______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______。
(2)小西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
下表是不同含碳量的铁丝(所用铁丝直径均相同)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铁丝中含碳量
0.05%
0.2%
0.6%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①集气瓶中要放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
②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______;
③由上表可分析出,“火星”可能是______反应导致的。
15.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对KClO3分解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
16.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4)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该方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5)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6)停止加热时,先要把________,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注: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用作气体干燥剂。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
A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5)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
(6)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
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
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18.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停止加热时,先要把____________,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制取氧气采用固液加热型装置较为简单。需要铁架台、试管(或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组成发生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简单,需要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所以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铁架台、试管(或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故选C。
2.B
【详解】
需要收集一瓶大约1/4空气的氧气,即收集3/4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应加入3/4的水;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无法收集3/4的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下部;
故选:B。
3.D
【详解】
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故选项错误;
B、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从长导管端通入气体,气体会从短导管出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故选项错误;
C、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从短导管端通入气体,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沉至瓶底,直接从长导管出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故选项错误;
D、用该选项装置收集氧气,短导管端通入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下到上充满万用瓶,瓶内空气从长导管出排出,可以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5.C
【详解】

6.A
【分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详解】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向左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当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选A。
7.A
【分析】
【详解】
A、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A符合题意;
B、通过右侧量筒的进水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8.B
【详解】
A、氧化反应中的缓慢氧化只放出热量,不发光,选项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选项正确;
C、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红热的铁丝在盛有纯净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9.D
【详解】
A.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此选项正确;
B.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在体内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此选项正确;
C.
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单质、化合物反应,此选项正确;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集气瓶中可能没有氧气,也可能是氧气的浓度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错误。
B、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炸裂集气瓶,因此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砂或水,以防止炸裂集气瓶;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吸收,但是不能加入细沙;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吸收,但是不能加入细沙。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与图示不符,故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与图示不符,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与图示不符,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与图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A、高锰酸钾受热可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受热不会生成氧气,所以加入高锰酸钾比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要多,故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可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受热不会生成氧气,所以加入高锰酸钾比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要多,故正确;
C、高锰酸钾可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D、在此过程中,高锰酸钾并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而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物中的二氧化锰用作了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
当缓慢将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使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故选项C正确。
14.
(1)
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2)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碳与氧气
【详解】

15.酒精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MnO2

收集到O2的体积
【详解】
(1)仪器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收集等体积的氧气时,实验2所需时间最短,所以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故填:MnO2;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即KCl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填:有;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到O2的体积;故填:收集到O2的体积。
16.集气瓶
BC
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不易溶于水
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一点即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详解】
(1)标号②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BC,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气体应从短口b端通入。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一点即可)。
(5)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17.集气瓶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ACD
E
F
D
【详解】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故答案为:ACD;
(5)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与F、E;
(6)A、需考虑药品是否容易获得,能否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A正确;
B、需考虑反应条件是否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B正确;
C、需考虑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C正确;
D、不需考虑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气体的颜色和气味是物理性质,与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和操作过程没有关系,D不正确。
故选D。
18.试管
A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不易溶于水
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一点即可)。
(3)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