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1《信息》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1《信息》课件(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05 20: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七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
思考:你认识这些标志吗?
禁止吸烟
禁止鸣笛
禁止通行
禁止拍照
思考:从图里你能了解到什么?
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
树叶开始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
红绿灯暗示着交通信息
小组交流:在每天的生活中,还获取了哪些丰富多彩的信息?
1、早晨闹钟响起,可以告诉我们信息:起床时间到了。
2、坐公交车的时候,公交站牌看到的信息:几路车和公交路线。
3、看电视里的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民生时事等信息。
列举生活中的信息:
声音
文字和数字
视频
符号
4、试卷上的
表示正确,
表示错误。
方式: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用
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
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物质
能源
信息
一位科学家说过: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
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
参考物品有:电脑、钢刀、水、饼干、打火机、火石、指南针。
正确答案:
钢刀
火石
指南针。




钢刀能获取猎物
火石可以取火
指南针可以指明方向
视频:
感觉剥夺实验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
也是人类生存的
基本条件
基本需求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盐水三种不同液体。
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
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液体
特征
鉴别方法
甲杯
无色
尝味道、排除法
乙杯
无色、气味
闻味道、尝味道
丙杯
颜色、气味
看颜色、闻味道
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的方法:
利用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如:耳闻、目睹、鼻嗅、触摸等方式。
使用各种工具来延伸人体感官的功能,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广播、电话、显微镜、望远镜、电影、电视、网络等。




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
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
途径
工具
准确程度
具体方法
感知
感觉器官
一般
感知温度信息
测量
温度计
准确
使用温度计判断
电视
准确
收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节目
天气预报
电话
准确
拨打热线电话查询
网络
准确
在网络中查询当地天气信息
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直接到室外感觉以下即可。
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
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天气预报。
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
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将班级分成4个小组,各组准备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写4个电话号码。
第1组为耳语组,从第1位同学开始,将纸条的内容用悄悄话一次传给下一位组员;
第2组为接力组,从第1位同学开始,看完纸条后,将纸条依次传给下一位组员;
第3组为喇叭组,第1位同学将纸条的内容,用朗读的方式告诉每位组员;
第4组为网虫组,第1位同学将纸条的内容,用共享文件夹的方法传递给每位组员;
每组最后一组成员将接收到的内容写下来。




易出错
不易出错
较慢
较快
较慢
较慢
可存储
可存储
不易出错
不易出错
不可存储
不可存储
添加标题
可存储性
可传递性
可加工性
可共享性
失真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讨论:如何鉴别真伪信息?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
根据自己的经验判别
多向别人请教
向权威机构核实
现在社会上信息鱼龙混杂,所以,我们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善于思考的脑袋,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让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拓展:同学们畅谈一下未来信息!


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用
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
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信息5个主要特征:
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失真性。
谢谢观看
七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