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7: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很多年以前,有一支探险队在去南极的途中遇到了特大暴风雪。一直等到风雪停止天放晴时,饥肠辘辘的他们才想起生火做饭的事。但保管火种的探险队员发现,由于同暴风雪搏斗,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在这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没有火种,这样的“石头”怎么吃得下呢
正当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探险队员提出了一个取火的方案,使大家吃上了热的饭菜。
你知道他是如何获得“火”的吗?
用冰可以取火
照相机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机,这种相机体积很大,曝光时间长达20分钟。
1914年,柯达公司制造了口袋相机,照相机终于可以放进口袋里了。
1975年,柯达的Steven
J.Sasson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成为社会主流。
物距u
像距v
照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镜头
底片
任务1—自制模型照相机
材料:
1.一端装有凸透镜的粗圆筒一个;
2.细圆纸筒一个;
3.半透膜塑料膜一张;
4.橡皮筋一个。
自制模型照相机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什么
物距与像距大小有什么关系?
结论: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
2.若想使底片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和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结论:减小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拉伸暗箱)。
投影仪
投影仪的原理
任务2—自制模型幻灯机
材料:
1.一端装有凸透镜的粗圆筒一个;
2.细圆纸筒一个;
3.半透膜塑料膜一张;
4.橡皮筋一个;
5.手电筒一个(照亮物体);
6.签字笔一支。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什么
物距与像距大小有什么关系?
2.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和镜头与屏幕间的距离?
结论: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
结论: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增大镜头与屏幕间的距离。
放大镜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1.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什么
结论:正立、放大的虚像。
2.要想使看到的文字的正立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放大镜到文字间的距离?
结论:增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3.在放大镜后放置一张白纸,能否接收到像?
结论:不能。
认识实像和虚像
实像:既能用眼睛看到,又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让用光屏承接。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课堂小结
1.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
镜,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的
立、

像。
随堂练习
凸透

放大

2.用照相机拍摄集体人像照片,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D
3.幻灯机放映时,要想使屏幕上的画面更大些,则


A.幻灯机离银幕近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B.幻灯机离银幕近些,幻灯片离镜头也近些
C.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些
D.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离镜头也远些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