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透镜种类及作用
相关概念:主光轴、光心、焦距、物距、像距
凸透镜:会聚光线
凹透镜:发散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时,照相机
f<u<2f
时,投影仪
u<f
时,放大镜
透镜的应用
自然:眼睛
人造:眼镜
放大镜
投影仪
照相机
显微镜
望远镜
近视眼
远视眼
知识图解
复习要点一: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凹透镜:
的透镜。对光有
作用。
1.凸透镜:
的透镜,对光有
作用。
★要点梳理
发散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
中间薄,边缘厚
3.相关概念: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
的直线。
(2)光心:薄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
。
(3)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
到凸透镜
的距离。
平行
球心
不改变
光心
焦点
1.在甲图中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在乙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复习要点一: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识击破
F
O
甲
乙
2.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
A
B
C
D
B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倒正
实虚
放大或缩小
u>2f
u=2f
fu=f
u复习要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要点梳理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放大
等大
缩小
倒立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不成像
fv=2f
v>2f
放大
正立
虚像
v>u
照相机
实像大小转折点
幻灯机
像的虚实转折点
放大镜
(1)照相机:物距
,像距
。
大于二倍焦距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
利用作图法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实像大小转折点:物距
,像距
。
二倍焦距
二倍焦距
(3)幻灯机、投影仪:物距
,
像距
。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大于二倍焦距
(5)放大镜:物距
,像距
。
小于一倍焦距
大于物距
(4)像的虚实转折点
3.显微镜及望远镜
(1)显微镜:物镜将物体形成
的实像,目镜相当于
,将第一次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倒立、放大
放大镜
(2)望远镜:物镜相当于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将第一次成的实像再次
。
照相机
放大
1.根据图中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
(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C.等于二倍焦距
D.大于二倍焦距
A
复习要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知识击破
2.如图所示,小宝用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纸上,根据小宝
的实验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窗户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B.窗户在透镜的一、二倍焦距之间
C.窗户在透镜的焦点上
D.窗户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A
3.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刻线处,平行光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移动到55
cm和65
cm刻度线处时能看到两个大小相同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A的焦距f1=
cm。
10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
(填“虚”或
“实”)像。
(3)若继续将蜡烛逐渐靠近该凸透镜,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填“远离”
或“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会逐渐变
(填
“大”或“小”)。
(4)保持蜡烛在35
cm刻度线处不变,小华用焦距为
f2
的凸透镜
B
替换凸透镜
A,将凸透镜
B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
。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
B
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
(填“小于”或“大于”)f2
。
大于
实
远离
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阳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1: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探究问题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
探究问题3: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距是否有关?
(1)为了完成探究问题1,需要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和
。
焦距
物距
(2)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
5
cm、10
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为了完成探究问题2,小阳同学选用这些器材进行了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记为
h,并将焦距
f
和像高
h
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
cm处,仿照步骤②再做一次实验。
根据以上叙述,请你指出小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为了完成探究问题3,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u/cm
h/cm
没有改变焦距,改变了物距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
、
的
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方法: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用
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用
透镜矫正。
倒立
缩小
凸透镜
光屏
后
前
凹
凸
实
复习要点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要点梳理
1.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甲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
甲
乙
C
复习要点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知识击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镜都是凸透镜
B.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镜都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远视眼镜是凹透镜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D
3.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小宝的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使他的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须用
透镜进行矫正。
凹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