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导入新课
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
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
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
一番,大醉而归。
我醉欲眠卿可去: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可爱的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补充:田园诗
田园诗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诗人,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在他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洁然、韦应物等人。
教学学习目标
一,通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感悟他对官场的厌倦,以及热爱田园,追求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
二,领悟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三、比较《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两首诗的异同
四,品味揣摩诗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shōu)/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fè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àn)笼里,复得/返自然。
课文注释
少
无
适
俗
韵,性
本
爱
丘
山。
指少年时代
适应世俗
本性、气质
误
落
尘
网
中,一
去
三
十
年。
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从小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喜欢山川田园。
落尘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留恋生活过的树林。
课文翻译
羁
鸟
恋
旧
林,池
鱼
思
故
渊。
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开
荒
南
野
际,守
拙
归
园
田。
间
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往森林里的生活,
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
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课文注释
课文翻译
方
宅
十
余
亩,草
屋
八
九
间。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榆
柳
荫
后
檐,桃
李
罗
堂前。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
未完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
桃树李树整齐地栽种在屋前
课文注释
课文翻译
暧
暧
远
人
村,依
依
墟
里
烟。
村落
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昏暗,模糊。
狗
吠
深
巷
中,鸡
鸣
桑
树
颠。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
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
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课文注释
课文翻译
户
庭
无
尘
杂,虚
室
有
余
闲
久
在
樊
笼
里,复
得
返
自
然。
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闲暇
门庭
尘俗杂事
门庭。
指归耕园田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
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
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课文注释
课文翻译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在标题中含有这首诗的诗眼,请问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诗眼是“归”
二,围绕着一个“归”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围绕着“归”字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归因、
归处和归感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三、哪几句写出了归因?他的归因具体是什么?
明确: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写出诗人
对官场的厌恶,“误”显示悔恨之深,“三十年”写悔恨时间之长,
像鸟像鱼一样毫无自由,不如归去。
四,诗人选了哪
些意象来构建田园图景的?这个田园图景有何特点?
明确:A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狂吠、鸡鸣,
都是农村常见的景物,作者也没有追求新奇
B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
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弃官归隐,流连忘返。诗人
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
现了诗人追求恬静生活的心境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五、归去后陶渊明的感触是怎样的?
明确:久
在
樊
笼
里,复
得
返
自
然,不仅是诗人生活的环境,
也是作者心灵的栖息地。离开污浊的官场,摆脱世俗的应酬,诗
人的心境是恬淡的、自由的、洒脱的。诗人有一种找到了精神家
园的安宁
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通过述写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生涯
的厌恶以及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对山
林生活的热爱之情。
七,诗人如何描述田园风光的?
明确:1.远近结合。方宅四句是近景,从自己住宅说起,暧暧两句看到的远景。远望村庄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2.动静结合,整体是个静谧的画面。但静景之中又有动景,“墟里烟”“犬吠”“鸡鸣”让静止的画面又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泼起来。
3.白描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白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描写平谈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
课文结构
归因
归处
归情
本性
念故
误落
守拙
樊笼
所见:方宅
草屋榆柳
桃李
远村
炊烟
所闻:狗吠
鸡鸣
清净
悠闲
轻松
自由
官场
黑暗
腐朽
悔恨
田园优美宁静悠闲
对田园的喜爱
合作探究
一,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首先,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诗人先写辞官归田,后写开荒南
野,中间虽有回忆往事,但基本依时而写,次第分明,开头总
领全诗,中间几处照映题旨,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
“樊笼”扣“尘网”,以“复得”应“误落”,以“自然”应“丘山”。
二、善于写景,情景交融。
三、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写田园景物用
实笔描写,使之具体生动,写官场多用比喻,“尘网”“樊笼”,使人
望而生厌
四、语言朴素自然,诗中无深奥的典故,也无华丽的词藻,“方宅”
“榆柳”,“狗吠”等。
合作探究
二,诗中意象按表达情感可分为哪两组?有什么作用?
意象一:
尘
网
樊笼
羁鸟
池鱼
旧林
故
意象二: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
烟
狗吠
鸡鸣
作用:
表现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迫切心情
作用:
惬意地享受清贫但自
然纯粹的田园生活
主题: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对比
理解性默写
1.“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
,
。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
。
7.“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11.《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
12.《归园田居》中透过“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
1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16.《归园田居》中“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