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5 11: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课
质量和密度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测量工具:天平、案秤、台秤
质量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一般方法)
密度知识的应用:求物体的质量、体积,鉴别物质
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
知识图解
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复习要点一:质量与密度的概念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还有其他常用的单位:____、____、
。它们的换算关系:1
kg=
g;1
g=
mg;1
t=
kg。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
150____

一只鸡约
kg。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

和_____而改变。
物质
m
kg
103
g
mg
t
103
103
mg
g
2
形状
位置
状态
★要点梳理
2.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纯水的密度为ρ=
kg/m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1
g/cm3
=
kg/m3。
质量
体积
1
m3水的质量是1.0×103
千克
kg/m3
g/cm3
1.0×103
1.0×103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
,由物质种类决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
。在我们常见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中,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
特性
无关
密度
气体
固体
★知识击破
1.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其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复习要点一:质量与密度的概念
D
2.密闭容器中装有100
g水,若将它冷却后全部凝固成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
C.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
D.水结成冰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复习要点二:质量与密度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
★要点梳理
(1)“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2)“调”:调节天平横梁
端的
,使横梁平衡;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
水平台面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2.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

(2)常用测量工具:


(3)量筒:
①用途:直接测定
的仪器。
②使用方法:首先要观察量筒的

,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③体积的单位换算关系:1
m3=
dm3;
1
dm3=
cm3;1
dm3=
L;1
L=
mL。
液体体积
量程
分度值
凹液面底部
1×103
1×103
1
1×103
天平
量筒
(4)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①测量固体密度时,应该先用天平测量固体的
,再用量筒测量固体的

②测量液体密度时,先用
测出液体与容
器(如烧杯)的总质量
m1;接着将适量的液体倒入
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再测量出剩余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m2,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
,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质量
体积
天平
量筒
m1-m2
1.小华学习完天平的使用后,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观察如图所示的天平的使用方法,看一看操作中的错误有哪些?请指出:
① 

② 

③ 

复习要点二:质量与密度的测量
物体、砝码位置放反
用手拿砝码
开始时,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线处
★知识击破
(2)若天平在调节时没有错误,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这时应

使天平平衡。某同学此时却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那么他的测量值将    。
添加砝码
移动游码
偏小
(3)已知某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1
g,砝码盒内最小砝码的质量为2
g,小华测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内,其他操作均规范,他按正确方法读取物体的质量为33.4
g,那么他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这个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g。

点拨:(3)从测量结果33.4
g判断,游码的示数为1.4
g,天平的左盘中添加了32
g的砝码。又因为天平左右两盘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所以,物体的实际质量=m左-m游=32
g-1.4
g=30.6
g。
30.6
2.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是小浩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码没有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小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58
(3)用量筒测小石块体积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40
1.45
(4)若小浩先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再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求出小石块的密度。这样会导致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大
3.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实验方案: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则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 
  

(2)小王的实验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则测得的食用油密度
的表达式为ρ=    。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图甲、乙所示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食用油的密度/(g·cm-3)
36


小王
18
18
20
0.9
复习要点三:密度的计算与鉴别物质
1.密度的计算公式ρ=
;变形公式:m=
;V=
,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求解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2.当未知一个物体的组成成分时,可以利用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该物体的
,与密度表中的常见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从而鉴别物质的种类。
ρV
密度
★要点梳理
几种物质的密度(×103
kg·m-3)
物质
玉石
犀牛角
塑料
陶土
密度
2.5~2.8
1.2~1.5
0.8~1.2
1.5~2.0
1.古代拉弓时要戴扳指,借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的运动量。因此,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地成了一种极为时尚的饰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牛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和玉等名贵滑润的原料。经测量,某扳指的质量为19
g,体积为15
cm3,则该扳指可能是用下面哪种材料做的(已知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A.玉石 
B.犀牛角 
C.塑料 
D.陶土
复习要点三:密度的计算与鉴别物质
B
★知识击破
2.一个体积为0.5
dm3、质量为0.81
kg的铝球,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
所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空=V-V铝=0.5
dm3-0.3
dm3=0.2
dm3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
g,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
g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
g,求金属块的密度。
由题意可得,若将金属块放入装满水的瓶子中时,溢出水的质量:
m溢=m总+m金﹣m总′=210
g+45
g﹣251
g=4
g,
则金属块的密度:
金属块的体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