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
0
2
1
第六单元
19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导
入
新
课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并且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速
读
课
文
初
步
感
知
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童话的大致情节。把自己概括的内容在组内交流,班内互相展示
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的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小说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局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
选定“骗”字最为合适。故事情节围绕“骗”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角
色
朗
读
揣
摩
语
句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分配角色:旁白、皇帝、老大臣、骗子、诚实的官员,其他(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和表情。
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组织一次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你认为文中的哪个人物写得最好?为什么?
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在组内自由发言,然后选派代表在班内发表观点,看看哪个组说的最好!
课
堂
检
测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
)一下他的新衣服。
A.炫耀
B.夸耀
C.显耀
D.显示
课堂检测
A
这些衣服(
)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A.轻软
B.轻盈
C.柔软
D.轻柔
这布是华丽的!(
)的!无双的!
A.精致
B.精美
C.精巧
D.精细
课堂检测
D
A
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选项。
(1)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
(2)他每一天每一点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3)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给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A.使用夸张手法,从换衣次数方面表现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B.使用夸张手法,从治装费用方面表现皇帝只图穿的漂亮。
C.使用反复手法,描写老大臣的极力赞美,刻画出他的虚伪嘴脸。
课堂检测
B
A
C
课
堂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戳破虚伪,揭露丑恶,可是面对善意的谎言,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课下围绕着“要不要戳穿善意的谎言”展开讨论,和同学分享你的观点。
板
书
设
计
皇帝的新装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再见!(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
0
2
1
第六单元
19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
复
习
导
入
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做点评!
找同学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
再
读
课
文
探
究
人
物
朗读全文,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用笔的精妙。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扮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有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着,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如骄奢淫逸、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等。
就童话中的皇帝的形象,依据个人的理解,以“一个___的皇帝”的句式,选用合适的形容词给皇帝以准确的评价,并说出你的理由。
最可笑者——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骗子:狡猾
最卑鄙者——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孩子:纯洁天真、直言不讳
这篇童话中谁是最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爱的?
合
作
探
究
感
悟
写
法
想象和夸张
这篇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本文的一个鲜明特点。首段写皇帝酷爱新衣,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用这种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
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
接下来写两个骗子行骗,也大量运用了夸张和想象。骗子们声称新衣有“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一神奇的特性。于是,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百姓,众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在专制制度下,曾经发生过多少荒唐可笑的事!从人物的可笑言行,正可以看出专制制度的淫威。同时,在作者笔下,各色人等由于地位的不同,它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象能力,也令想象更为真实。
结局的想象也同样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害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说明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利而承认真理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又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渗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感染力。
拓
展
迁
移
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
大胆展开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的特点。
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象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象皇帝想什么,做什么)
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里……(想象他会怎么做)
课
堂
总
结
布
置
作
业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在处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的笔法,为童话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板
书
设
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骗子:狡猾
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自私
孩子:纯洁天真、直言不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