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4力的合成
课时练(解析版)
1.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2N,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6N
B.8N
C.10N
D.12N
2.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3N、4N,若二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所受二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7N、1N
B.7N、3N
C.5N、3N
D.5N、0N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我们受力分析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下图是探究合力和分力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图中内容回答问题。本实验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细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通过细线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关于这两次拉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求将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
B.要求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成角度为90°
C.要求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O拉到相同的位置
D.要求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
4.当颈椎肥大压迫神经时,需要用颈部牵拉器牵拉颈部,以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如图所示为颈部牵拉器牵拉颈椎肥大患者颈部的示意图。图中牵拉细绳为跨过3个小滑轮的同一根绳子,牵拉绳分别为水平、竖直方向,牵拉物P的质量为m,不计小滑轮重力,则牵拉器作用在患者头部的合力大小为( )
A.mg
B.2mg
C.mg
D.mg
5.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7
N,5
N,3
N
B.3
N,4
N,8
N
C.4
N,10
N,5
N
D.4
N,12
N,7
N
6.两共点力F1、F2的合力最大值为14N,最小值为2N。若F1、F2的夹角为90°,合力的大小为( )
A.7N
B.8N
C.9N
D.10N
7.作用在表物体上两个力,大小分别为和,则它们的合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和
B.和0
C.和
D.和0
8.如图,两个共点力互相垂直,F1=3N,F2=4N,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A.1N
B.5N
C.6N
D.12N
9.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必大于分力
B.合力必大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C.合力大小随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D.合力可以和其中一个分力相等,但小于另一个分力。
10.小明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必须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
11.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合力总是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至少比一个分力大
C.分力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
D.两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180°),它们的合力一定减小
12.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 )
A.F1=2N,F2=3N
B.F1=4N,F2=4N
C.F1=15N,F2=8N
D.F1=15N,F2=15N
13.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C.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D.F一定不随F1、F2的变化而变化
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 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更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和的夹角越大越好
15.如图所示的各个图中,分别画出的三个力是共点力吗?
16.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在原点处有一物块,其质量m=2
kg,受到位于坐标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2N沿x轴正方向,F2=4N
沿y轴负方向,F3末知。从t=0时刻起,F1停止作用,到第2
s末F1恢复作用,F2
停止作用,则第4
s末此物块的位置坐标是
参考答案
1.A
【详解】
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
故BCD均是可能的,只有A不可能,BCD可能;
故选A。
2.A
【详解】
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两力之和,即合力最大值为7N;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为两力之差,即合力最小值为1N。
故选A。
3.C
【详解】
AC.本实验采用“等效法”,要求两次拉伸橡皮条时效果相同(橡皮条的拉伸方向和伸长量相同),即要求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故A错误,C正确。
BD.两弹簧拉力大小和夹角大小适度即可,大小不一定相等,夹角也不一定为90°,故B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是处处相等的,那么竖直向上的力FT2=2mg,水平拉力FT1=mg,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两力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则有牵拉器作用在患者颈部的合力大小
故选D。
5.A
【详解】
A.7N和5N的合力范围为[2N,12N],3N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3N、4N的合力范围为[1N,7N],8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4N、10N的合力范围为[6N,14N],5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
D.4N、12N的合力范围为[8N,16N],7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两共点力F1、F2的合力最大值为14N,则
F1+F2=14N
最小值为2N,则
F1-F2=2N
解得
F1=8N,F2
=6N
则若F1、F2的夹角为90°,合力的大小为
故选D。
7.A
【详解】
两个力的合力取值范围为,故和的合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故A正确;
故选A。
8.B
【详解】
两共点力的合力为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D.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分力,故AD错误。
B.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故B错误。
C.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
A.
两根细绳可以不等长,A错误;
B.
橡皮条可以不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上,B错误;
C.
为了减小力的测量误差,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C正确;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可以不等于90°,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BC.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从中可以知道合力的范围是
所以合力的大小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小或与分力相等,ABC错误;
D.当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大小随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D正确。
故选D。
12.BD
【详解】
A.F1=2N,F2=3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不可能是6N,故A错误;
B.F1=4N,F2=4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可能是6N,故B正确;
C.F1=15N,F2=8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不可能是6N,故C错误;
D.F1=15N,F2=15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可能是6N,故D正确。
故选BD。
13.AB
【详解】
ABC.
只有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对原来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两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但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故AB正确C错误。
D.
依据矢量合成法则,合力随两分力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14.ABC
【详解】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更好,故A正确.
B.作图时,我们是在白纸中作图,做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图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有较大差别,同时为了减小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以及读弹簧秤示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故B正确.
C.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且拉力适当大一些,减小测量的误差,故C正确.
D.两个拉力的夹角过大,合力会过小,量取理论值时相对误差变大,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也会增大偶然误差,故D错误.
故选A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误差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应通过实验原理及数据的处理方法去思考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15.甲、乙是共点力,丙图的三个力不是共点力
【详解】
图甲中,重力G的作用点在O点,绳对小球的拉力的作用点在A点,墙对小球的压力的作用点在B点,虽然三个力的作用点不同,但三力的作用线相交于O点,所以这三个力是共点力;
图乙中的三个力G、、作用点不同,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物体之内无交点,但相交于物体之外的点,所以这三个方总是共点力;
图丙中的三个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不可能相交于同一点,所以这三个力不是共点力。
16.(-6,4)
【详解】
F1停止作用后,物体受到的合力
方向沿x负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位移
此时速度为
F2停止作用,物体受到的合力
方向沿y轴正方向,此时的加速度
在y方向的位移
在x轴方向上
所以
由此可知物块出现在(-6,4)位置。
考点: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
【名师点睛】
本题关键明确物体各个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停止其中一个力,那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