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课时练(解析版)
1.汽车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
A.4m
B.36m
C.6.25m
D.16m
2.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为,则滑块的加速度应为( )
A.0.50m/s2
B.0.14m/s2
C.0.40m/s2
D.0.22m/s2
3.控制汽车油耗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国相继出台在不久的将来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而大力研发电动汽车。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经过1s与从开始经过3s的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1∶2
D.1∶3
4.如图所示,装备了“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的汽车,当车速v满足3.6km/h≤v≤28.8km/h,且与前方行人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行人相撞。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值范围是4m/s2~6m/s2,则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
A.0.08m
B.1.25m
C.5.33m
D.8m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11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2
。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s
B.8s
C.9s
D.10s
6.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两车在t1和t2间平均速度相等
7.小智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图像(如图)。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机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你帮他判定以下合理的说法是( )
A.机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
B.机动车的初速度为0
C.机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8
D.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
8.如图所示为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质点B的平均速度大于质点A的平均速度
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不相等
D.两车的最大距离为25米
10.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8m和6m,则( )
A.公共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7m/s
C.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为18m
D.公共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9m/s
11.汽车甲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已知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12.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上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s末A、B相遇
B.4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远
D.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13.汽车以v0=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开始刹车直至停下。经2s速度变为7m/s,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
(1)开始刹车后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2)开始刹车后第4秒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14.台风的出现将引起多地暴雨,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2.5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15.2016年8月1日,宁波市32家驾校105辆教练车正式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的新型学驾模式。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刹车性能,因此在驾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驾驶技术外,还要学习和积累一些适应不同车型的驾驶经验。现有甲、乙两辆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大小均为v=10
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t0=0.5
s)。甲车司机之前为了熟悉车况,驾驶车辆进行了一段空挡滑行,根据经验计算出滑行加速度大小为a0=0.5
m/s2,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停车线x=16
m,他在刹车过程中发现预计的停车位置离停车线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在车头离停车线x′=4
m时停止刹车让车做空挡滑行,车头恰好停在停车线前,则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在(1)的情况下,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1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B=10
m/s的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试求:
(1)A追上B之前它们相距最远时的距离;
(2)A追上B所经历时间。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刹车时间为
在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汽车在2.5s内通过的位移,则有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t=0.30s,故滑块的加速度
故选A。
3.B
【详解】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故选B。
4.D
【详解】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发生的位移
x=
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应为减速的最大位移,即初速度取最大值
28.8km/h=8m/s
加速度取最小值4m/s2时的位移,代入数据可得
x=8m
D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C
【详解】
根据题意,设B物体能运动的时间为则
代入数据,可得
此时B物体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可得
在5s内,A物体位移为
代入数据,可得
所以在B物体停止运动之前,A物体追不上B物体;故A追上B时,有
代入数据,可得
故选C。
6.B
【详解】
ABD.根据题意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由图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且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D错误,B正确;
C.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的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的,故C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BC.由
可知,将等式变形为
由图像的两个交点可得
机动车做初速度为,加速度为8的匀减速运动,故AB错误C正确;
D
.由
可判断,机动车在2.5s时停止运动,由
则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
故D错误。
故选C。
8.BCD
【详解】
B.由两图线相交可知B正确;
ACD.由v
-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质点B的平均速度大于质点A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CD正确;
故选BCD。
9.AD
【详解】
ABD.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在0~10s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大,两车逐渐远离,在t=10s时,两车速度相等,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
在10~20s内甲车速度大于乙,两车逐渐靠近,B错误,AD正确;
C.在5~15s内两车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位移相等,故C错误。
故选AD。
10.AD
【详解】
A.根据得,汽车刹车的加速度
即公共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故A正确;
BD.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则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D正确;
C.汽车开始刹车到停下的时间
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等前4.5s内的位移即
故C错误。
故选AD。
11.ABC
【详解】
A.作出汽车甲、乙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汽车乙车追上汽车甲车时,两车位移相等,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甲乙位移相等时,两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得乙车的速度为2v,A正确;
B.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B正确;
C.因为乙车的加速度已知,则可以得出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
故C正确;
D.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的距离最远,根据图象可以求出来,D错误。
故选ABC。
12.BCD
【详解】
AB.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运动,相遇时位移应相同,由图知在40s末两图线的“面积”相等,说明A、B两物体此时相遇,在20s末时A的位移大,故A、B不相遇;故A错误,B正确;
C.前20s内A物体速度大、B物体的速度小,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20s-40s内,后方B物体速度大,两物体间距减小,则20s末A、B相距最远,故C正确;
D.A的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B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13.(1)27m;(2)1.125m
【详解】
(1)根据题意经2s速度变为7m/s,可解得
则汽车减速时间为:
所以开始刹车后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2)开始刹车后第4秒内汽车的位移大小即为0.75s内的位移,可以逆向思考
14.(1)两车会相撞;(2)两车不会相撞
【详解】
(1)对轿车刹车的过程,有解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即
解得
轿车行驶的距离
货车行驶的距离
因为
所以两车会相撞;
(2)假设从轿车开始刹车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即
轿车行驶的距离
货车行驶的距离
解得
x1′=88.88m,x2′=67.22m
因为
所以两车不会相撞。
15.(1)4
m/s;(2)2.6
m
【详解】
(1)设甲车空挡滑行前的速度大小为v1,则
设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联立解得
a1=4
m/s2
(2)甲车紧急刹车的时间为
t1==2s
设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的距离为x0,在乙车开始刹车后经过t2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所以
v-a1(t2+t0)=v-a2t2
解得
t2=2s
所以速度相等的时刻在甲车空挡滑行的时间内,上式应为
v1-a0(t2-t1+t0)=v-a2t2
解得
t2=1.61s
甲车的位移
乙车的位移
x0=x甲-x乙=2.6
m
16.(1)16m;(2)8s
【详解】
(1)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它们相距最远,设经过时间t1两物体共速,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物体B的位移为
物体A的位移为
则两物体相距最远时的距离为
(2)设物体B停止运动需要的时间为t,则有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B的位移为
物体A的位移为
这时A、B之间的距离为
则物体A追上物体B还需的时间为
故物体A追上物体B所经历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