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力 重力 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力 重力 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5: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力
重力
课时练(解析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2.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和杆秤都可以直接用来测重力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几何中心一定与重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挂在细线下面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重心一定在通过悬点的竖直线上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D.运动员将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点,也就是合力的作用点
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这个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6.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挂在绳子上静止的物体,它受的重力和它拉紧悬绳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同一个物体,向下运动时受到的重力最大,向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最小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处于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没有确定的重心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用一根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
8.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A.质量
B.速率
C.时间
D.力
9.关于重力和重心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D.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的大小不同,纬度越高,重力越大
10.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垂直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天平直接测量
C.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重心,重心总在物体上
1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12.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处
13.关于基本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只存在于天体之间
B.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
C.强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14.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B.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力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15.红孩、紫珠等同学在看体育比赛时,发现“背越式”跳高比“跨越式”跳高好得多,请你参考右图的描述,探究一下这个问题,说说为什么是这样的.
16.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长为l的匀质链条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多少 将一个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绕其一条棱翻转时,其重心位置升高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再受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推乙时,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可以不相互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不能用来测量力,故A错误;
B.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几何中心一定与重心重合,故B错误;
C.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故C错误;
D.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二力平衡,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悬点的竖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的作用,选项A错误;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选项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选项C正确;
D.运动员将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的惯性,选项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则①正确;
②两物体不直接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则②错误;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则③正确;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有反作用力,则④错误;
A.①③,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①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②③,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②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5.B
【详解】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均匀作用在物体上,故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是各个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A错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点,也就是合力的作用点,故B正确;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故C错误;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重力可以在物体以外.
6.D
【解析】
A、重力属于万有引力,拉力属于弹力,所以A选项错误.B、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所以B选项错误.C、同一个物体,重力不变,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所以C选项错误.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处于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都一样,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还要了解物体的重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7.D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选项A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只要物体形状与物体的质量分布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确定的,故选项B错误;
C、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选项C错误;
D、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故选项D正确;
8.D
【详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D正确;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速率,质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BC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
9.A
【详解】
A.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个分力,即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正确;
C.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比如实心球体,也可能在物体外,比如篮球,故C正确;
D.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大小不相等且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重力越大,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10.C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故C正确;
D.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D错误。
11.D
【详解】
AD.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在地球上重力是万有引力的分力,在地球外重力就是万有引力,故A错误,D正确;
B.无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选项B错误;
C.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只有地球上的赤道和两极处的竖直向下与指向地心同向,故C错误;
故选D。
12.AC
【详解】
AB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空心球体,AC正确B错误;
D.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体的重心不在球心上,D错误;
故选AC。
13.BCD
【详解】
A.宇宙万物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这种引力叫做万有引力,故A错误;
B.弱相互作用:最早观察到原子核的β衰变是弱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现象,凡是涉及中微子的反应都是弱相互作用过程。19世纪末,物理学家发现,有的原子核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后来发现,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还有另外一种基本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故B正确;
C.原子核内核子间作用是强相互作用,是一种短距作用,只发生在10-15m的范围内;故强相互作用使得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故C正确;
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即电磁相互作用;故D正确;
故选BCD。
14.BC
【详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力的作用效果是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故B错误;
C.根据里的可传性原理,里的作用是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的,但力是不能的,故C错误;
D.一个物体可能受多个力,故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BC。
15.见解析
【详解】
“背越式”跳高与“跨越式”跳高相比较,在跳过相同高度的横杆时,重心升高要低一些,对运动员来说容易做到,有助于跳高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所以说“背越式”跳高要优于“跨越式”跳高.
16.;
【详解】
一个放在水平地面、长为l的匀质链条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
将一个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重心距离地面;绕其一条棱翻转时,其重心位置的最大高度为,升高的最大高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