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5:5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解析版)
1.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6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2.如图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内的平均速度是
B.内的位移大小是
C.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内的平均速度
D.内的运动方向与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3.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m/s
4.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的关系图像(v2
x
图像)如图所示,物体开始的位置坐标为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x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x1-2x1物体做加速度改变的减速直线运动
C.x1-2x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x1-2x1物体的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为抛物线
(  )
A.在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在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7.图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物体(  )
A.加速度一直不变
B.2s末和6s末速度相同
C.0~
8s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0~
8s内,8s末离出发点最远
8.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在某次实验中,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曲线如图(a)所示、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深潜器一直在下潜
B.本次实验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是2m/s2
C.在和的时间段内深潜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D.在0~10min时间段内深潜器的平均速度为0
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与的单位分别为m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2s内的位移为
D.2s末的速度为
10.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微元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利用v-t图象推证位移与时间关系式时,推证时运用了微元法
D.用比值法定义了速度、加速度、位移这三个物理量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连续两段距离均为15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5.0s,第二段用时3.0s。则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分别是(  )
A.
B.
C.0
D.
12.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D.在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侧,且距离大于2m
13.如图所示,是一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1)0-4s内电梯的加速度?
(2)8-10s内电梯的加速度?
(3)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的总位移多大?
14.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在比赛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像中的坐标完成下列问题:
(1)乌龟和兔子是否在同一地点出发?
(2)乌龟和兔子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3)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
15.近两年,温州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逐渐成为”种普遍现象。司机小刘驾车以43.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10s后,又在8s内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
(1)求小刘开始刹车时车头到斑马线的距离;
(2)求匀加速运动过程中车的加速度大小;
(3)小刘由于礼让行人,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16.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既要在航母上起飞,也要在航母上降落。
(1)某舰载机起飞时,采用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10m/s的速度后,由机上发动机使飞机获得25m/s2的加速度在航母跑道上匀加速前进,3s后离舰升空,飞机匀加速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2)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飞机迅速停下来。若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80m/s,飞机钩住阻拦索后经过2.5s停下来。将这段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飞机加速度的大小及滑行的距离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A。
2.B
【详解】
A.内的平均速度是
选项A错误;
B.内的位移大小是
选项B正确;
C.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均为
选项C错误;
D.内与内的速度均为正值,则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B.根据
得加速度为
故A错误,B正确;
CD.第2次、第3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则第2次闪光的瞬时速度为
则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
故C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0
-x1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C.在x1-2x1,根据
根据图线
即在x1-2x1加速度不变,做匀减速运动,B错误C正确;
D.则物体的平均速度
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在时刻,乙的瞬时速度为零,甲的速度不为零,故
A错误;
B.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时刻,甲、乙位置坐标相同,但速度不同方向不同,故B错误;
C.在时刻,甲、乙位置坐标相同,是相遇,故
C正确;
D.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时刻,乙的位置坐标为零,但速度不为零,故
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0-2s内速度图像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没有改变,A错误;
B.在v-t图像中,斜率代表加速度,1-3s内斜率不变,故加速度不变,B错误;
C.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s内的位移为
C错误;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s内的位移为
0-5s内的位移为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0~
8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一直不变,故A正确;
B.2s末速度方向为正,6s末速度方向为负,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D.0~
4s内做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4~
8s内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4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D错误。
故选A。
8.CD
【详解】
A.(a)图表示深潜器先下潜后上浮,选项A错误;
B.由图(b)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在0-1min和3-4min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是:
选项B错误;
C.v-t图象中的图象斜率为正值时,加速度向上;故潜水员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加速度方向向上,故C正确;
D.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则潜水器在0-10min时间段内发生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CD。
9.BC
【详解】
AB.根据
对比
可知
v0=4m/s
a=8m/s2
选项A错误,B正确;
C.2s内的位移为
选项C正确;
D.2s末的速度为
选项D错误。
故选BC。
10.AC
【详解】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A正确;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错误;
C.在利用v-t图象推证位移与时间关系式时,推证时运用了微元法,C正确;
D.速度、加速度用比值定义法,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不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D错误;
故选AC。
11.AD
【详解】
第一段平均速度为
第二段平均速度为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则加速度为
由速度公式可得
解得
故选AD。
12.CD
【详解】
A.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所以在在0s~1s内,物体的速度为正数,一直向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A错误;
B.在ls~2s内,物体的速度为正数,一直向正方向(右)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减小,B错误;
C.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切线表示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在1s~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为负值,大小
C正确;
D.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在3s末,物体总位移为正数,处于出发点右侧,位移大小为0s~1s
的图像和时间轴围城的面积,大于1s~2s
时间内三角形的面积2m,D正确。
故选CD。
13.(1)2m/s2,方向向上;(2)4m/s2,方向向下;(3)56m
【详解】
(1)由图像可知,0-4s内电梯的加速度为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方向向上。
(2)由图像可知,8-10s内电梯的加速度为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方向向下。
(3)由图像可知,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的总位移为
14.(1)是;(2)2次;(3)乌龟
【详解】
(1)由图可知,乌龟和兔子开始运动时的位移均为零,因此是在同一地点出发,但兔子比乌龟晚t1时间出发。
(2)乌龟和兔子从同一地点出发,当位移再次相等时,两者相遇,由图可知,在t2和t4时刻,两者位移相等,故乌龟和兔子在比赛途中相遇过2次。
(3)由图可知,在t6时刻,乌龟已经到达预定的位移x3,到达终点,而兔子还没到达,说明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达到终点。
15.(1)36m;(2)1.5m/s2;(3)17s
【详解】
(1)由

则小刘开始刹车时车头到斑马线的距离为36m;
(2)由

则匀加速运动过程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3)在等待行人后得匀加速过程中得位移为
从发现行人到等待行人后到加速至原来的速度,行驶了
如果不等待行人,走完84m所用的时间为
在发现行人到等待行人再到加速到原来的速度所用得时间为
则小刘由于礼让行人,共耽误的时间为
16.(1)142.5m;(2)32m/s2,100m
【详解】
(1)飞机起飞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2)飞机降落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加速度的大小为32m/s2,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飞机降落时滑行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