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弹力 同步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弹力 同步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6: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弹力
同步作业(解析版)
1.一根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5N/cm,原长10cm,悬挂钩码静止后,弹簧长度变为12cm。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g取10m/s2)(  )
A.5N
B.6N
C.10N
D.1N
2.如图所示,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
M

N,让一束光一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这个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抽象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微小形变放大法
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法
3.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其他步骤都正确,则作出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一轻弹簧原长为10cm,在它的下端挂一个质量为400g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cm,若在它的下端挂上一质量为600g的物体时,弹簧长度应为(仍在弹性限度内)(

A.13cm
B.14cm
C.15cm
D.18cm
5.一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上一质量为20g的重物,弹簧的长度为12cm,换成质量为40g的重物,弹簧的长度为14cm,则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分别为(  )
A.
B.
C.
D.
6.以下关于弹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它们相互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就力的性质而言,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7.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
得到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的伸长量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小
9.某同学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一弹簧的弹力大小F与其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0.5N/m
B.2.0N/m
C.50N/m
D.200N/m
10.下列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11.有两根相同的、原长为10cm的轻弹簧,如果在每根弹簧上分別挂上重物G后,弹簧伸长都是1cm。现将两根弹簧如图所示连接在一起,在下端仍挂上重物G。则两根弹簧的总长是(  )
A.21cm
B.22cm
C.24cm
D.21.5cm
12.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质量为2kg,b、c质量均为1kg,a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a、b间绳子松弛,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取g=
10m/s2)
A.4cm
B.8cm
C.10cm
D.12cm
13.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由胡克定律可得:,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
1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力按效果分类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D.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不相同
15.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施廷懋夺得跳水女子三米板金牌。如图是运动员踩下跳板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跳板面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发生了形变
B.跳板面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踩跳板,跳板先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后发生形变
D.运动员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发生了形变
16.一根轻弹簧,其弹力F的大小与长度x的关系如图的线段a和b所示.求
(1)弹簧原长为多少?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
(3)弹簧长度为6cm时,弹力大小为多少?
17.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和3,中间分别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1、2之间弹簧的形变量;
(2)木块1、3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胡克定律,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则光点的移动情况,把微小形变进行放大.
A.抽象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微小形变放大法.故C符合题意.
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法.故D不符合题意.
3.C
【详解】
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根据F=k△x,则有
F=k(L-x)
L是弹簧的总长度,而x是弹簧的原长.当不挂钩码时,无弹力,但有长度,但弹力与长度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考查胡克定律.
【详解】
轻弹簧原长为x0=10cm,在它的下端挂一个质量为400g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x1=12cm,由胡克定律:
联立可得:
若在它的下端挂上一质量为600g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x2,则:
解得:
,故选A.
5.A
【详解】
根据胡克定律可知
F=kx
则可得

解得
l0=0.1m=10cm
k=10N/m
故选A。
6.B
【详解】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如果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就力的性质而言,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该图像中x为伸长量,则不能比较a的伸长量与b的伸长量,选项A错误;
BC.根据F=kx可知,图像的斜率等于劲度系数,则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选项B正确,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选项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选项A错误;
B.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选项B错误;
C.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选项C正确;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弹簧的弹力大小F与其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斜率是劲度系数
故选C。
10.D
【详解】
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
A.如一物体靠墙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墙壁接触,但是没有受到墙壁给的弹力。A错误;
B.地球与月球相互吸引,但是地月之间没有弹力,B错误;
C.瘪下去的乒乓球发生了形变,但是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没有受到弹力。C错误;
D.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设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每根弹簧挂重物时有
kx1=G
两根弹簧串联,当挂重物时,每根弹簧所受的拉力均等于重力G,所以将两根弹簧串联后挂上重物G时,两根弹簧伸长量之和为
x2=2x1=2cm
所以两根弹簧的总长度
故选B。
12.C
【详解】
开始未用水平力拉弹簧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胡克定律得到,弹簧压缩的长度为:
当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为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伸长的长度:
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等于、的总重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该过程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
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3.AD
【详解】
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和弹性形变;接触不一定有形变,故不一定有弹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决定,与弹力和形变量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睛】
14.AD
【详解】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A正确;
B.发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形变,但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C.力按性质分类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分类可以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等,故C错误;
D.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不同,例如动力可以是弹力,阻力可以是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AD。
15.BCD
【详解】
AB.跳板面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发生了形变,从而产生对跳板面的弹力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板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一起发生形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受到弹力是由于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对与跳板接触的人产生了力的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16.(1)12cm(2)2500N/m(3)150N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12cm
(2)根据胡克定律:F=kΔx
(3)弹簧长度为6cm时,弹力大小为
17.(1)
(2)
【详解】
(1)设连接木块1、2之间的弹簧的形变量为x1,分析m1的受力,
解得:
(2)设连接木块2、3之间的弹簧的形变量为x2,以m1、m2整体受力分析,
所以木块1、3之间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