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摩擦力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摩擦力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6: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摩擦力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B.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有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有可能相反
C.物体间的摩擦力与弹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2.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从甲到乙推木板的过程中,关于木板对桌面的摩擦力f大小和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大小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压强P逐渐变小
B.压强P始终保持不变
C.摩擦力f逐渐变小
D.摩擦力f始终保持不变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洮南的重力加速度比海南的小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4.如图所示,某同学想要研究塑料鞋底与砖块之间的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力间的关系。他采用在棉拖鞋中放入若干钩码的方法来改变正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棉拖鞋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可以推测,表中数据合理的是(  )
压力/
2.60
4.60
6.60
8.60
最大静摩擦力/
1.90
3.40
4.80
A.6.90
B.6.30
C.5.60
D.5.20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kg,且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受到一个向左的推力F=10N作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g=10
m/s2)(  )
A.4N,方向向左
B.10N,方向向右
C.4N,方向向右
D.10N,方向向左
6.炎热的夏天,用手拧常温的碳酸饮料瓶盖时,手在水平拧塑料瓶盖的同时再向下压瓶盖能更容易将瓶盖拧开,这主要是因为(  )
A.减小了瓶盖与瓶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减小了瓶盖与瓶口螺纹间的压力
C.减小了瓶盖与瓶口接触面的接触面积
D.增大了手与瓶盖间的静摩擦力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的书,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会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
C.由公式可以看出,μ与f成正比,与N成反比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
8.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直线加速
0.7
4
匀速直线
0.5
5
直线减速
0.3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是为0.7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9.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D.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10.如图,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
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
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1.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拉伸了1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可认为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此时木块A、B所受摩擦力分别记为fA和fB。则(

A.fA=10N
B.fA的方向水平向左
C.fB=6N
D.fB的方向水平向左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现对物体M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m与M之间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13.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B.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就有摩擦力产生
C.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接触面必须是粗糙的
D.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接触面处必须有形变产生
14.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表分析可知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3
2
静止
0.5
3
直线加速
0.6
4
匀速直线
0.4
5
直线减速
0.2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6
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15.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以初速度自小车左端滑上小车.经一段时间,物块与小车的速度都达到,试分析在物块与小车共速前一瞬间和后一瞬间,物块所受摩擦力情况.
16.质量为5kg的木块放在固定的水平木板上,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取g=10m/s2,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施加在木块的水平拉力为F1=20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要使木块能沿木板匀速滑动,需给木块施加水平力为F2,求出力F2的大小是多少?
(3)若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由零逐渐增大,请在给定的图上画出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与拉力F的图线(只画出图线,标出特征值,无需说明).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比如,在地面上滑动的物体,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地面是静止的;再比如,正在传送带上斜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但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是动力,也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是阻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滑动摩擦力才有物体间的摩擦力与弹力的比值为一常数,而静摩擦力不满足此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因为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根据公式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所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因为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虽然受力面积变小,但是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又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f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拳击过程中,其身体的各个部位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力,故A错误;
B.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洮南的纬度比海南大,重力加速度比海南的大,选项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
D.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选项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根据
可知

故选B。
5.A
【详解】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
方向向左。
故选A。
6.B
【详解】
A.接触面粗糙程度由接触面材料决定,与压力无关,向下压不能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故A错误;
B.碳酸饮料瓶中有气体,夏天温度高,瓶中气体对瓶盖向上的压力增大,当向下压瓶盖,会将气体产生的压力抵消一部分,减小了瓶盖与瓶口螺纹间的压力,所以减小了瓶盖与瓶口螺纹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故更容易拧开瓶盖,故B正确;
C.瓶盖与瓶口一直紧密接触,接触面积没有改变,故C错误;
D.手与瓶盖间的静摩擦力只与手使的力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形状规则的物体,但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其重心就不一定在几何中心,选项A错误;
B.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会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而不是对自己产生弹力,选项B错误;
C.动摩擦因素μ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而与摩擦力和压力无关,选项C错误;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比如手拿瓶子水平运动,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而它们都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即为0.5N,故A错误;
B.木块受到静摩擦力0.6N时不动,0.7N时加速直线运动,而0.5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不可能为0.7N,故B错误;
CD.在五次实验中,在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实验过程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两次不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相对于其它物体静止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故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可以相对于其它物体静止,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水平传送带上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的物块,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D.根据滑动摩擦力格公式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摩擦因数不变化,A错误;
BC.倾斜静止时,如图
增大手的握力,只要瓶子不下滑,则
当增大手的握力时只是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并没用变化,B错误C正确;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则
倾斜静止时,如图
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两个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弹簧的弹力为
现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拉力与弹簧的弹力之差小于B的最大静摩擦力,木块B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B所受的静摩擦力为
方向水平向右
弹簧弹力不变,木块A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方向水平向左。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AC
【详解】
A.以m为研究对象,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弹簧对m有向右的弹力,由平衡条件可得,m受到M向左的摩擦力,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M受到m对它向右的摩擦力,故B错误;
C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M的摩擦力与外力F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3.ACD
【详解】
只有相互接触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ACD。
14.BC
【详解】
试题分析:木块受到0.6N的作用力时,做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0.6N,故A错误;木块受到静摩擦力0.5N时不动,0.6N时加速直线运动,故0.5N可能是最大静摩擦力,故B正确;1、2次是静摩擦力,大小不同,3、4、5是滑动摩擦力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因素实验,要注意明确最大静摩擦力的性质和滑动摩擦力公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
15.见解析
【详解】
物块自滑上小车到与小车共速前一瞬间,物块的速度大于小车的速度,物块相对小车的运动是向右的,因此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当物块与小车共速时,因二者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为零。由于惯性,物块和小车将保持这种相对静止状态,以共同的速度匀速前进。
16.(1)20N(2)30N(3)
【详解】
(1)木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N=μmg=30N
当施加在木块的水平拉力F1=20N时,由于F1<fm,所以木块未被拉动,此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1=F1=20N.
(2)使木块匀速滑动时,则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2=f=μN=μmg=30N
(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