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的合成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力的合成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4 16: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4力的合成
同步练习(解析版)
1.若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力F可能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2.两个共点力、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
A.、都增大,F也一定增大
B.若、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
C.、同时增加,F也增加
D.增加,减少,F一定不变
3.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1N、4N的共点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A.0
B.14N
C.5N
D.35N
4.同一平面内互成90°夹角的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6N、8N,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48N
B.14N
C.10N
D.2N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C.质量、力、速度、平均速度
D.位移、力、路程、加速度
6.某同学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作出的图如图所示,其中
A
为橡皮条的固定点,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图时只需确定力的方向
B.图中
F′是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
C.图中
F
是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
D.由于
F′与
F
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力的合成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已知两个力的合力为10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A.2N、7N
B.6N、15N
C.9N、20N
D.17N、30N
8.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2N、3N、6N
B.4N、5N、6N
C.5N、5N、15N
D.2N、7N、10N
9.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悬点A、B等高,O为结点,∠AOB为钝角,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FA与FB的大小一定大于G
B.FA与FB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C.FA与FB的大小可能小于G
D.FA与FB的大小相加等于G
10.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1N,2N和5N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其合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A.8N,0
B.7N,1N
C.8N,2N
D.6N,4N
11.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N、5N、6N三个力的作用,则它们的合力(  )
A.可能为15N
B.一定为13N
C.可能为2N
D.一定为0N
12.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保持两分力的方向不变,则(  )
A.F1增大一倍,F增大一倍
B.F2增加10
N,F增加10N
C.F1、F2同时增大一倍,F可能不变
D.F1增加1
N,F2减少1
N,F可能减小
13.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此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次实验都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的目的是实现作用效果相同
B.OB和OC两细绳长一些较好,
便于记录两个分力的方向
C.OB和OC两细绳应该等长,拉动时两绳要与AO夹角相等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14.两人在小溪的岸上拉小船向东前进,甲在北岸,水平拉力200N,方向沿东偏北30°,乙在南岸,水平拉力方向向南。要使两人的合力向东,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拉力为100N
B.甲乙两人的合力为100N
C.乙的拉力为173N
D.甲乙两人的合力为173N
15.两个共点力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另一个力F2的大小为30N,它们的合力F大小为90N,F1的大小不可能是(  )
A.40N
B.60N
C.110N
D.135N
16.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多大?
17.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面上,如图所示.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均为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试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分别求出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合力F可能大于任何一个分力,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A.当两分力夹角为平角,即方向相反时,当两力都增大时,合力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易知两分力中一个增大时,合力不一定增大。故B正确;
C.根据A项分析,可知两分力都增加10N,合力不一定增加10N。故C错误;
D.根据A项分析,可知,一力增10N,另一力减10N,合力不一定。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
当夹角为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
所以合力范围在3N到5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合力大小
故选C。
5.B
【详解】
A.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时间是标量,选项A错误;
B.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矢量,选项B正确;
C.力、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质量是标量,选项C错误;
D.位移、力、加速度都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选项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作图时需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选项A错误;
BC.图中
F′与OA重合,是单独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选项B正确,C错误;
D.虽然F′与
F
并不完全重合,但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选项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A.2N与7N的合力范围为
则合力不可能为10N,故A错误;
B.6N与15N的合力范围为
则合力可能为10N,故B正确;
C.9N与20N的合力范围为
则合力不可能为10N,故C错误;
D.17N与30N的合力范围为
则合力不可能为10N,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2N和3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5N,6N不在这个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
B.4N和5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9N,6N在这个范围内,合力可能为零,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正确;
C.5N和5N的合力的范围是0N≤F≤10N,15N不在这个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C错误;
D.2N和7N的合力的范围是5N≤F≤9N,10N不在这个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对结点受力分析,并进行力的合成
因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则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不符合题意;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
1N、2N、5N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为8N;2N、5N的合力范围是,而1N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不为零,当两个较小力1N、2N的合力为3N时,与最大的力(5N)方向相反,此时总的合力最小为2N,故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2N,最大值为8N。
故选C。
【点睛】
当三个力同向的时,合力最大;第三个力在另外的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内时,它们总的合力可以为零,此时合力最小。
11.C
【详解】
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N、5N、6N三个力的作用,由于2N、5N、6N三个力可构成力的三角形,故合力最小值为0,而最大值为13N。
故选C。
12.D
【详解】
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仅将F1增大一倍,F不一定增大一倍,选项A错误;
B.将F2同时增加1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之后,合力的大小增加不一定是10N,选项B错误;
C.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1、F2同时增大一倍,F增大一倍,选项C错误;
D.F1增加1N,F2减少1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可能减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13.ABD
【详解】
A.两次实验都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的目的是实现作用效果相同,故A正确;
B.OB和OC两细绳长一些较好,
便于记录两个分力的方向并能减小误差,故B正确;
C.为了让实验规律更具有普遍性,OB和OC两细绳不必等长,拉动时两绳要与AO夹角也不必相等,故C错误;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ABD。
14.AD
【详解】
甲在北岸,水平拉力200N,方向沿东偏北30°,乙在南岸,水平拉力方向向南,要使两人的合力向东,则有
合力为
故选AD。
15.AD
【详解】
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则F1最为小
90N-30N=60N
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则F1最大为
90N+30N=120N
故F1的大小不可能的是AD。
故选AD。
16.
【解析】
由题意,设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如图;

由等边三解形的知识可知分力是F;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由勾股定理得合力大小为.
17.520N,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
作图法:如图甲所示,自O点引两条有向线段和,相互间夹角为60°,设每单位长度代表100N,则和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作出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两个拉力、的合力F.量得长5.2个单位长度,故合力
用量角器量得
所以合力方向坚直向下.
计算法:先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由于两个力、大小相等,故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由几何关系易得合力
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