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
2.
现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氯化钠溶液。下列哪种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
A.品尝味道
B.查阅资料
C.实验探究
D.组织讨论
3.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4.
某课本中有一幅图,其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材料具备的性质之一是( )
A.
绝热
B.
透水
C.
透气
D.
导电
5.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6.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炭黑制墨
B.
粮食酿酒
C.
胆矾炼铜
D.
燃放烟火
7.
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银白色
B.
密度较大
C.
导电性良好
D.
能被氧化
8.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了5.1
g食盐(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则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
g
B.5.1
g
C.5.0
g
D.4.9
g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0.下列有关数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实验室可用托盘天平称量12.51克药品备用
B.酒精灯内酒精体积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
C.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D.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超过2/3
11.
分析下列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吸入的空气:氧气:21% 二氧化碳:0.03% 氮气:78%,稀有气体:0.94% 较少的水汽 呼出的气体:氧气:16% 二氧化碳:4% 氮气:78%,稀有气体:1% 较多的水汽
A.图中的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比水汽大
12.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为验证猜想,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鼻孔凑近药品闻气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3.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科学,它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4.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并用序号填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收集气体时用______,取用粉末状药品时用______,可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15.
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2)某同学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
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
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7
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6.
小李走进化学实验室看到如图一幕,他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但怎么也点不着,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回顾】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热源仪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先检查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灯内容积的1/4,也不能多于灯内容积的________);加热时常用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
【猜想】灯内没有酒精或灯内液体不是酒精。
【查阅资料】小李利用互联网搜索到了如下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能溶解多种物质;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是78.5
℃……
【设计实验】小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A
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量
灯内有足量的无色透明液体
B
将灯头取出,闻酒精灯内液体气味
有特殊香味
C
将灯头取出,用滤纸蘸适量灯内液体,点燃
能燃烧
D
挤压灯头处的灯芯,点燃挤出的液体
很难挤出液体,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
【分析】(1)步骤B是利用酒精的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初步判断酒精灯内的液体是酒精。
(2)步骤B和步骤C证明猜想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步骤D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同学们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________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3)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
∶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CBCAA
7-12DDCCCC
二、填空题
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实验
14.
集气瓶
烧杯
药匙
酒精灯
试管
蒸发皿
①
③
②
15.
(1)试管;烧杯
(2)42;胶头滴管;大于
(3)C
三、实验探究题
16.
【知识回顾】2/3
【分析】物理
不成立
酒精中水分含量太高
灯内有酒精,灯芯上酒精中的水分含量较高
【拓展与应用】用完酒精灯后及时用灯帽将酒精灯熄灭盖好
17.
(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向等量的空气中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3)不成立
(4)①与③(或①与④)
(5)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