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课外古诗(2)
课型
新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了解古诗大意。2.找准关键字,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找准关键字,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 (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第一学程:知诗人,解诗题学习任务:理解题目意思主问题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对诗歌题目的理解(引导学生介绍李白及写作背景)老师引导: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朗读诗歌,围绕主问题思考;第二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介绍作者: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介绍背景: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为感悟古诗的整体内涵奠定基础。第二学程:诵全诗,解字句学习任务: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语速适中。找出诗中把握不好的字词做圈点。2.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意思。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自由朗读古诗,圈出把握不好的字词第二步互学:组内交流生字词,诗句节奏,共同解决在读诗过程中遇到的读音、节奏等问题。第三步展学:小组代表班内展示。读诗,解诗意。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设计意图:在大致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再做更深的探究。为后面情感的理解奠定基础第三学程:入诗境,悟诗情学习任务:1.理解古诗情感
主问题2:在初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明依据。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阅读,围绕主问题做圈点;第二步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观点,查缺补漏,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好准备。第三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鉴赏古诗情感方法:(1)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它们往往传达出作者情感和态度。(2)看标题。诗歌题目本身就暗示和揭示了诗歌的主旨,传达出作者的情感。(3)借助典故。作者往往借助典故,以古比今,借古抒怀,含蓄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志。2.全班齐读,加深体会。3.尝试背诵。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美。三、盘点收获学生总结本课所学鉴赏古诗情感的方法---找关键字句、看标题。四、学以致用过渡:学习任务:自学《夜上受降城闻笛》第一学程:知诗人,解诗题学习任务:理解题目意思主问题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对诗歌题目的理解第二学程:诵全诗,解字句学习任务: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语速适中。找出诗中把握不好的字词做圈点。2.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意思。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第三学程:入诗境,悟诗情学习任务:1.理解古诗情感
主问题2:在初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明依据。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阅读,围绕主问题做圈点;第二步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观点,查缺补漏,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好准备。第三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2.全班齐读,加深体会。3.尝试不同形式的背诵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四首古诗。
答案预设: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由题目中的“思”“故园”等字可以看出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有题目我们也能分析出诗人的情感。答案预设:①开头一个“强”字,是勉强的意思。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②“送酒”一词“写出了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无人送酒来”一句运用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句话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③“遥”字,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④“应傍战场开”是最关键的一句话,作者想想着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由此看出此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师生总结鉴赏古诗情感方法答案预设:“夜”交代了时间“受降城”交代了地点,由注释可以看出在近内蒙古一代,结合诗的内容可知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往往表达戍边战士的思乡情。“闻迪”交代了事件答案预设:①“沙似雪”、“月如霜”可以读出征人怀乡思归之情,更何况“沙似雪”、“月如霜”的地点是“回乐烽前”、“受降城外”!让人感觉凄神寒骨,一种凄凉涌上心间。②后两句写静夜闻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言征人整夜无眠,从时间上写思乡时间之长。“尽”极言之多两个字都写出了思乡情之浓。“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
感
找关键词或句子
看标题
借助典故。
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课外古诗词
2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课外古诗(1)
课型
新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了解古诗大意。2.找准关键字,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找准关键字,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一、猜谜诗人,导入新课猜一猜一位诗人——贺知章曾惊叹他像一个“谪仙人”;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评价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有那么一位诗人,他给自己的写照是“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余光中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他是谁,一起说——李白。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李白二十五岁时,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从这一首诗开始,随着这位诗仙来一次奇异的旅程。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第一学程:知诗人,解诗题学习任务:理解题目意思主问题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对诗歌题目的理解(引导学生介绍李白及写作背景)老师引导: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朗读诗歌,围绕主问题思考;第二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介绍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两人并称“李杜”。其诗歌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将进酒》、《蜀道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介绍写作背景。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为感悟古诗的整体内涵奠定基础。第二学程:诵全诗,解字句学习任务: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语速适中。找出诗中把握不好的字词做圈点。2.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意思。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自由朗读古诗,圈出把握不好的字词第二步互学:组内交流生字词,诗句节奏,共同解决在读诗过程中遇到的读音、节奏等问题。第三步展学:小组代表班内展示。读诗,解诗意。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设计意图:在大致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再做更深的探究。为后面情感的理解奠定基础第三学程:入诗境,悟诗情学习任务:1.理解古诗情感
主问题2:在初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明依据。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阅读,围绕主问题做圈点;第二步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观点,查缺补漏,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好准备。第三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鉴赏古诗情感方法:鉴赏古诗时,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它们往往传达出作者情感和态度。2.全班齐读,加深体会。3.尝试背诵。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美。三、盘点收获学生总结本课所学鉴赏古诗情感的方法---找关键字句学以致用过渡: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李白的诗歌成就绝不亚于杜甫,但宋代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称“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称其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芒”,甚至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可见,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去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探寻其中的缘由。学习任务:自学《江南逢李龟年》第一学程:知诗人,解诗题学习任务:理解题目意思主问题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对诗歌题目的理解第二学程:诵全诗,解字句学习任务: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语速适中。找出诗中把握不好的字词做圈点。2.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意思。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第三学程:入诗境,悟诗情学习任务:1.理解古诗情感
主问题2:在初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明依据。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先自主阅读,围绕主问题做圈点;第二步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观点,查缺补漏,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好准备。第三步展学:小组展示,分享观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2.全班齐读,加深体会。3.尝试背诵。读诗成曲同学们,读完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我们感受到了诗圣杜甫和故友李龟年重逢时悲喜交加的内心及有万千感慨和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古诗犹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其实这种经典的文学形式,除了朗读,我们还可以以其他形式传承下去---谱曲传唱。幻灯片播放《经典咏流传》片段。学生跟唱,结束本课。布置作业预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答案预设:“峨眉山”是地点,“月”是景,“歌”应该是赞扬的意思。赞美峨眉山月景的。答案预设: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我从最后一句中的“思”“君”两字读出来的。②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诗中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连用五个地名,给人感觉是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离家远,给人以伤感。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歌开头从峨眉山月写起,既写出了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秋”字用得妙,既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为下文抒情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影入平羌江水流写出了月映清江的静谧夜色。“入”、“流”两个动词,描绘出了月影映入水中,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既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
学生总结鉴赏古诗情感方法学生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杜甫生平杜甫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的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读书和壮游时期,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望岳》。(2)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诗人三十五岁,再赴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困居长安的十年,使杜甫历尽人生兴衰,看到了民生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3)从天宝十五载开始,安史之乱使得诗人生活发生激烈动荡。战乱流离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春望》。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开始,诗人暂时寓居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晚年漂泊洞庭一带。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漂泊西南时期。代表作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南逢李龟年》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五十九岁时,终因贫病交加,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上。
答案预设:诗人在落花时节的江南与旧友李龟年重逢——题目提示全诗主要事件。“岐王”“崔九”都是宫中之人,有身份之人,“寻常”“几度”说明诗人少年时才华卓着,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所以,从以上几个词可以看出本诗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从“落花”一词可以读出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因此,透过诗人的感慨,不难看出本诗表现出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
课外古诗词
找关键词或句子
情
感
江南逢李龟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