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5 08: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屈辱的时刻
屈辱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仅战争赔款就从中国掠走白银13亿两以上,还霸占了中国国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60多万平方公里归俄国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款400万两白银给英国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款800万两白银给法国
1887年,《中葡通商条约》割让澳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
……
屈辱
压迫
被劫掠
解放前的中国,
积贫积弱,
古老的农业国
满目疮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共产党建立了第一支武装队伍
1936年,西安事变,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
1945年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协定,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迎来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星火燎原,一支红色军队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聆听伟人毛泽东的声音,感受历经艰难困苦的中华民族获得新生后的激动与自豪。
中华民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走向新的征程,而过去的屈辱却历历在目,如何彻底摆脱过去,真正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新中国要面临的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文定音,为我们奠定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伟大的中国正阔步向伟人擘划的蓝图奋勇前进!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
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我国天宫一号空间站
2021东京奥运会再创辉煌
1900年-2022年
世界各国大桥
总长度排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作者介绍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写作背景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文体知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中心,阐述了三方面内容:
一是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
二是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是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
逻辑严谨,结构严密
1.介绍与会者——说明党的广泛团结
2.回顾历史——表明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3.立足当下——阐明其伟大意义,指出革命还将继续下去
4.展望未来——提出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三大任务
5.悼念庆贺——结束语:慷慨铿锵,令人感动
表明会议的可信度
了解我们的光荣历史
明白自身的责任
增强每个人的信心
一、(1~2)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二、(3~4)回顾过去,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三、(5~8)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四、(9~11)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五、(12~16)纪念与祝贺
思路结构
联系上下文理解标题含义?
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明确: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这篇开幕词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从文中内容来看,伟大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明确】
(1)推翻了旧制度,即将建立新制度
(2)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3)我们即将在以济、文化、国防建设等方面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本文是如何展现这些优秀品质的?请简要回答。
1.意志坚定
2.不畏艰险
3.无私奉献
【明确】
(1)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从来没有停止过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反对内外压迫者。
(2)在人民解放战争和要人民革命中有许多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
(3)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无私奉献,援助人民解放军,战胜了敌人。
分析下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情感之深切。
1945年,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但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并进攻解放区,掀起了内战。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③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④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文本研读:读句子,明感情
⑤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毛主席在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华民族?
勤劳善良,历史悠远。“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勤劳善良是这个民族内化的优秀品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会富起来,强起来。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课文总结】
【本文特色】
1.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
【本文特色】
2.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充沛。
课文作为一篇讲话稿,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如,“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永垂不朽”等。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是本篇演讲词的最大特点。
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做简要分析。
【语言特色】
示例: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赏析】用判断句界定这次会议的性质,给人清晰、明了的认识。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赏析】“证明”“是”两个动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毛泽东对反动势力的深刻而睿智的认识。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示例: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赏析】这是一组连续表示判断的句子:“是”肯定了大会与上次大会的不同,“具有”强调了大会的性质,“获得”肯定了大会的深得人心。连续的判断,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自豪和自信。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示例: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赏析】“全”“所有”两个词语,强调了这次会议代表的普遍性、全面性、广泛性,足以表明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示例: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赏析】“不允许”“任何”加重了语气,强化了态度,表述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我们国家能力的无比自信。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示例:
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赏析】“必然”“毫无疑义”连用,表明了毛泽东对敌人认识的深刻和透彻,对自己的判断无比自信;“务必”强化了语气,提醒人民不要放松警惕。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①大量判断句的使用。得出结论,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如“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强调了胜利来之不易。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
【语言特色】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感情充沛
如今的我们
粮食产量全球第一
回顾世界粮食发展的历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只有美国在1975年至1979年、印度在
1966年至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
而中国在2004年至2015年实现了【十二连增】的奇迹,此后连续稳定在1.2万亿斤的高位上。
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3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布朗预测的42.5%的粮食自给率。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过1.2万亿斤,去年达到13158亿斤;人均占有量超过94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全球第一。中国人忍饥挨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新增绿化面积世界第一
201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40年前的12%,提高到了22.96%;与此同时,森林蓄积量增加了85亿立方米。
前不久,国际上根据卫星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
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钢铁生产量世界第一
高铁里程世界第一
桥梁长度世界第一
路漫漫其修远,中国人民早已站起来了。
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刚刚开始。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