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活动;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给我们的恩赐。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依靠自己的双脚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希望。此刻,就让我们到文中去感悟、体验。
说一说:
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什么认为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
交流重点:
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
当我乱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起来,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母亲的内心情感:
母亲不忍看到儿子自暴自弃,“悄悄地躲起来,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怕我做傻事。“眼圈红红”说明母亲偷偷地哭过,但又不让儿子看到自己难过的样子。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的内心情感:
母亲一直在关心儿子,想通过观看北海的菊花,帮助儿子重新树立起活下去的信心。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一片片树叶落下,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到了尽头。一个“挡”字,说明母亲不想让儿子伤感。“憔悴”说明母亲已经重病在身,更重要的是儿子的病让她着急。“央求般的神色”说明母亲渴望儿子好好的活下去。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母亲的内心情感:
母亲不忍心让我难过,尽量不提与“腿”有关让我敏感的字眼。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临死之前,还在惦记着自己的孩子,还在考虑他们的将来。
透过母亲为儿子所做的小事讨论:
母亲的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母 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小结:
母爱是博大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个个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
文中几次写到了花?找一找。从这几次写花中写到了“我”和母亲的情绪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花死,表明我和母亲情绪低落,没有活下去的信心。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花开得烂漫,表明我已经走出自暴自弃的阴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热爱生活,都要活下去。
一个平凡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动着母亲的爱,用自己的话说说母爱是怎样的。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平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怀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父母的?
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写一些自己的母亲,歌颂一下自己的母亲,或者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