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课时训练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课时训练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5 22: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说明了
(
)
A.
目前,两大洲海牛、鸵鸟往来频繁
B.
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
甲乙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体的
D.
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甲丙两大洲隔乙大洋相望,则乙大洋是(
)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太平洋
D.
北冰洋
下列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A.
台湾海峡的形成
B.
青藏高原的形成
C.
荷兰填海造陆
D.
红海不断扩张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读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该资料说明地球表面()
A.
海洋占71%,陆地占29%
B.
海洋连在一起,陆地被海洋分割
C.
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D.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火山爆发
C.
地球的公转运动
D.
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
板块的运动
B.
全球气候的变化
C.
火山或地震
D.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2075年太阳老化,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以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是(  )
A.
大陆漂移
B.
四季变化
C.
板块运动
D.
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据火山喷发示意图,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火山一般是由②火山口、③岩浆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B.
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有④熔岩流、①火山灰和气体喷发物
C.
岩浆来源于⑤软流层
D.
火山多发生在地壳岩层比较厚的地方
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是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有关学说的证据和事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B.
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支持了“海底扩张说”
C.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D.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张裂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C.
地壳和地鳗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D.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核
2020年7月24日-8月9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日本东京举行。奥运圣火将于2020年3月从希腊雅典传到日本福岛,最后到达东京。图中a为日本地图,b为希腊地图,c为希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日本有座无人小岛,2013年因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自海平面上升了约25米,一年后面积已接近230万平方米,随着火山持续活动该岛屿至今仍在自动“长高”、“长大”。小岛不断“长高”、“长大”体现了(  )
A.
海陆分布
B.
海陆变迁
C.
海平面上升
D.
地球运动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据下图回答小题: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A.
麦哲伦
B.
魏格纳
C.
哥白尼
D.
哥伦布
选项中与汶川地震成因有关的是()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张裂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以下不同场所躲避地震方法,正确的是()
A.
都要尽量用硬物体保护头部
B.
在家中,赶快乘坐电梯逃离大楼
C.
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
D.
在教室里,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寻找安全“生命三角区”躲避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那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材料二:“世界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局部示意图”。
(1)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在不断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登山队队员们在攀登珠峰途中发现了一块海洋生物化石,说明________________。
A.这些海洋生物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这些海洋生物爬上了珠峰
C.这里曾经是海洋
D.有人将化石遗落在了珠峰
(2)A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图中①海域不断扩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板块的________(内部/交界处),图中所示的火山、地震带主要是________火山地震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高了还是矮了?

材料一:2020年5月27日11点整,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登顶成功。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这意味着,再经过2至3个月的周密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材料二: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

材料三:下图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1)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是(

A.8848.13米
B.8844.43米
C.8848.86米
D.8847.9米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从珠峰大本营到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过程中,哪一段难度最大(

A.珠峰大本营至中间营地
B.中间营地至前进营地
C.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
D.一号营地至珠穆朗玛峰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登山队登顶当日,珠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4)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海陆变迁过程是(

A.海洋变成陆地
B.陆地变成海洋
C.一直是陆地
D.没有证据
(5)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珠穆朗玛峰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1)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E处滑落,并在F处沉积。与此现象相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在制作山谷模型时,坡面的坡度需大于45°,这是为了模拟形成这一地质灾害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________。
(3)如图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板块的张裂,其中上升的水流类似________上涌,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山脉”或“大洋”)的形成。
读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3)北美洲属于______板块,大洋洲属于_____板块。
(4)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太平洋的面积将不断______(扩大或缩小)。
(5)北京时间2020年8月18日8时3分(当地时间2020年8月18日8时3分),在菲律宾发生6.6级地震,菲律宾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第2页,共5页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