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5 08: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
B.
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C.
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D.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
①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②“东非人”生活在距今175万年前
③“露西”脑颅小,脑容量与猿类似
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在96%以上。下列有关黑猩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黑猩猩属于现代类人猿
B.
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祖先
C.
黑猩猩可以真正直立行走
D.
黑猩猩的手不如人类的灵巧
下列有关人体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激素
B.
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
C.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D.
出现笫二性征与性激素有关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我”指的是精子
B.
“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有关人类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B.
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子宫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C.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为受精卵
D.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关于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
B.
体形的变化只受男女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的调节
C.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D.
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仍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怀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核桃仁中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进行比较的
B.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
D.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李大爷最近总觉得腿疼,经确诊是患了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如图是4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其中最适合李大爷食补的食品是()
A.
B.
C.
D.
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在②开始消化淀粉
C.
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
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下面关于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
B.
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味蕾上的健康”,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绿色有机蔬菜能够长期食用
B.
可食用野外采摘的不认识的蘑菇
C.
尽量少吃或避免吃油炸、油煎食品
D.
购买包装食品时应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下面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C.
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
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
C.
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
D.
“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B.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气体进入肺
C.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
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二、识图作答题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结构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人类进化各阶段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_______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___________。
(4)图二中表示人的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分别是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和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A是_______,由女性的[
]_______产生。B是_______,由男性的_______产生。在[
]_______内,A和B结合成C。
(2)在[
]_______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_______和_______,逐渐发育成D_______。
(3)胎儿生活在[
]_______内半透明的液体——_______中,通过_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发育成熟的胎儿和_______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
阅读材料,依据图1至图4所示,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题:
(1)图1中[
]
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写出两条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图4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是______(填数字)。
(3)我们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1中[
]______产生刺激,图2中曲线______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部位开始被消化的。
(4)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能有充足的能量,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还应该添加______(选项:清蒸鱼、炒小白菜、牛肉汤)
(5)某人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图3中____层食物较少引起的。
(6)图4中的消化液③是由图1中的[
]________分泌的。
(7)“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糖类、______、______、水、______和维生素等六种营养物质。
图1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2是肺泡及其周围毛细血管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和肺组成,外界空气通过图1中的该结构,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吸入的气体最终到达肺泡,肺泡的数量非常多,且根据图2所示,肺泡壁很薄,由_____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样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3)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密切,图2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1中[③]__________(填名称)应处于收缩状态。
(4)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游泳课上,张志同学感觉水漫过胸部,就会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__________(选项:扩张/回缩),导致肺内气压___________,气体不易进入。
(5)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需要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来提供,该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
-5BDCBB
6-10BBDAC
11-15CBCBA
16.【答案】(1)④②①③⑥⑤
(2)④
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
(4)B
(5)脑容量
(6)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17.【答案】(1)卵细胞
3
卵巢
精子
睾丸
2
输卵管
(2)1
子宫
分裂
分化
胚胎
(3)1
子宫
羊水
胎盘
(4)胎盘
分娩
18.【答案】(1)4小肠;小肠很长,长约
5至6米;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
Z;③④⑤
(3)5胃;Y
(4)炒小白菜
(5)二
(6)1肝脏
19.【答案】(1)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
(2)一;气体交换
(3)膈肌(或膈)
(4)扩张;增高
(5)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