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5 08: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A.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色彩鲜明
B.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C.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D.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
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新辟的菜园之所以被暴风雨冲得一干二净,是因为父亲没有气馁。
B.如果普通的农家没有新鲜的蔬菜,就像婴儿断了奶。
C.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面,所以我们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
D.虽然春天绿茵茵的草地,但是有盛开的鲜花。
3.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作比较)
C.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D.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列数据)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奇巧的亭台水榭。
B.东东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房间里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放置得井然有序。
C.运动会结束后,大家深刻反思了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总结会上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
D.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
A.矗立(chù)
B.额枋(fāng)
C.击磬(qìng)
D.气氛(fèn)
二、填空题
6.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_行。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
7.阅读《故宫博物院》,完成下列练习。
(1)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________,而且在结构上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2)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________部分,后介绍________部分。
(3)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顺序。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8.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zhù(____)
gōng
diàn(____)
líng
lóng(____)
huī
huáng(____)
zhuǎn
jī(____)

chǎn
(____)

xíng(____)
jiǎo
jiàn(____)
9.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珑奇巧

横(____)东西

雄伟壮(____)

烟雾(____)绕
亭台楼(____)

井然有(____)

和(____)统一

青松(____)柏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1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放在桌上一旋,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旋过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的衣服。而深色的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点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是一定的,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很平凡的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2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说腈(jīnɡ)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卫生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3
1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我是通过这个句子了解到的:_________________;短文主要通过介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个例子说明这个中心意思的。
11.根据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分开生熟鸡蛋,为什么可以这样分,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概分别括出三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颐和园
材料一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材料二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光绪二十四年,自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
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他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在变法期间(6月至9月间),慈禧一直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准备政变的中枢。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颐和园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国军队首先侵占颐和园。以后,日、英、意军又相继占据。颐和园在被占期间,所存珍宝被侵略者抢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毁。
材料三
颐和园游览路线1:东宫门入园
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
——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
颐和园游览路线2:北宫门入园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
颐和园游览路线3:新建宫门入园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
阅读链接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13.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想一想:你应该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哪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读完后,填一填。
(1)了解与颐和园有关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颐和园的旅游攻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从“材料三”中又发现了哪些景点是材料一中没有提到的。至少写3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从“材料二”中了解到了哪些历史事件,概括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这句中先写自己看到的景色,再写自己的感受。请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阅读链接”的内容,你了解到“戊戌变法”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怎样评价“戊戌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8.习作乐园。
选择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写下来。要有真情实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注意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因为
所以
如果

不管

只要

7.空间顺序
总说
分说


前朝
内廷
空间
逻辑
时间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8.建筑
宫殿
玲珑
辉煌
转机
遗产
模型
矫健
9.玲







10.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趣味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
分生熟鸡蛋
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
加大书包带面积减轻疼痛
11.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旋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转,就是熟鸡蛋。不转的就是生的。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则不是一个整体是分开着的。
12.①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②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③总结全文,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去发现,探索科学。
13.
主要读材料二、阅读链接内容,其他内容略读。
主要读材料一、三,其他内容略读。
14.十七孔桥、铜牛、耕织图景区、苏州街等
15.(1)戊戌变法的始末。(2)八国联军入侵。
16.先写自己看到的景色,再写自己的感受。不是这种写法的不得分。
17.
维新派人士倡导学习西方,进行改良运动。
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囚,
康有为、梁启超出逃,戊戌六君子被杀。
是一场爱国运动,是对中国进行革新的运动,为了中国强大的变法运动。(意思对即可)
18.例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打开记忆的闸门,有数不清的记忆像星星一样多。其中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那就是令我最感动的一件事儿。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屋外下着鹅毛大雪,风儿也变得粗暴。写完作业后,我的肚子却“咕噜咕噜”叫了起来。我转头望向窗外:“唉,这是什么鬼天气?可是我的确很饿,爸爸会不会出去给我买吃的呢?”我看向爸爸,提心吊胆地走过去,双手搓着衣角对爸爸说:“爸爸,我饿了,你能给我买个汉堡吗?”爸爸向窗外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时间,虽然时间不早了,但他却坚定地说:“行,我这就去。”说完他向门口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大雪中。
爸爸走出家门后,我等啊,等啊等,雪越下越大,爸爸还是没有回来。我越来越焦急:“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天气这么糟糕,难道爸爸被雪困住了吗?”
一串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转来转去。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听到了开门声。呀,这是“雪人”给我送来了汉堡吗?只见他头上,身上都是雪,眉毛也结了冰,爸爸顾不得擦拭,把手中的袋子递给我,赶忙说:“快吃吧,不然一会儿就凉了。”我拿过汉堡,触到爸爸的手又冰又红,爸爸的声音很低,但却很温暖。我一口一口地吃着,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一直留在我记忆的闸门中,永远也忘不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