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
一
学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背景分析
本课所处单元是专门指向习作的,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宜做过多要求,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供学生习作时借鉴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学习重难点
明白西沙群岛物产的特点,感受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所需条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西沙群岛的资料。教师制作PPT。
板书设计
景色美丽
富饶的西沙群岛
物产丰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1.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标出文中生字词。3.将本课生字练写2遍,圈出自己认为难写、易错的字。4.查阅资料,了解西沙群岛。课中学习一、设疑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就会有所了解。2.(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
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a.指名读,注意正音。b.开火车练读,齐读c.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d.练写生字。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a.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b.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5.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
三、学习任务二:朗读感悟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全班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重点感悟。 出示句式。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b.朗读体验。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四、课后拓展。 1.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每自然段段意。课中学习一、复习导入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
3.出示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学习任务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
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
(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
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
________,有
__________
,有
__________。(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
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
(6)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
第二-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
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
4.学习第6自然段。
(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
第三句话的意思________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
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
____句话“
____
”来写的。并说明理由。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6.感情朗读2~6自然段。
7.学习第7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
(2)齐读
三、总结
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四、感情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当堂检测
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作业内容
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