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过完祖国的58岁生日。在这58年里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为了中国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没有低头,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的同时,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现代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
1.背景。(展示图片)
先来了解一下在渣滓洞的那段历史。 “渣滓洞” “白公馆”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关押、迫害、屠杀革命志士的“两口活棺材”。1939年春,戴笠为审讯、关押革命者的保密起见,亲自出马到歌乐山下一带选址,选中了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白公馆”,用重金买下改为看守所。专门关押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政治犯”关押最多时达200多人。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
2.作者。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第二年夏,在狱中写下此诗,并自己谱成歌曲。同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白深富:四川璧山人,共产党员,先后在四川合江、广安等地做学运工作。1948年在璧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3.释题:“把牢底坐穿”表达了一种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信念。
三、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和情感。
判逆nì 乾坤qián kūn 希罕xī han 渣滓zhā zǐ 矫健jiǎo 倔强jué 贫瘠jí 花苞bāo
2.指名读,指导朗读后,齐读。
四、自由朗读,合作探究第一首
1.找出表现革命者要把牢底坐穿的目的和表现他们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的诗句。
——“为了免除下……这牢底坐穿!”(两次:反复,首尾呼应。)
——开篇揭示把牢底坐穿的目的,体现出革命志士的奋斗目的和甘于献身的精神。
2.那么如何才能把牢底坐穿,达到“免除下一代苦难”的目的呢?哪些诗句体现出革命志士彻底革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5、6句。天生叛逆(对反动派的背叛),要扭转颠倒的天地,要打翻不合理的一切!三个“我们”组成一复句,气势磅礴,大义凛然!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3.诗中“颠倒的乾坤”、“不合理的一切”指什么?“扭转、打翻”体现了革命志士怎样的精神?
——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体现了革命志士要彻底革命的精神。
4.小结:这首诗通过“愿把牢底坐穿”的坚强誓言,抒发了革命志士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表达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追求美好未来的崇高愿望。。
五、整体感知第二首。
1. 听师范读,听准字音,感受停顿和情感。
2. 朗诵优秀的同学领读,齐读。
六、自由朗读,合作探究第二首
1.说出全诗的中心意象。(花)找出诗中有哪些具体的意象?
——“洋溢着…的花”“在苦难…的花”“倔强…的花”“一朵…的花”(结构清晰,形成板书)
2. 这些意象都仅仅指自然界的花吗?(不是)它们被赋予了哪些人的精神?
——自然界带着霜露、迎接朝霞、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花:不怕严寒、不怕黑暗、不怕风暴(冬夜、漆黑、风沙的北国)
——在苦难中成长的自然之花:花苞被摧残,更多的花在新生;一朵花凋谢,更多的花将要开放,变成上一代的种子
——倔强的战斗的自然之花:无所不在、倔强、战斗不息(生命力旺盛)
(有无线电波交织的美丽的花:指秘密收听解放区广播时的喜悦)
——最后上升到做花,一朵绚责的血红的花——为国献身
3.齐读课文,思考两首诗的异同?
——共同点:1、都表现了诗人甘愿为革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不可摧毁的坚信信念。2、都运用了间隔反复的手法,增强诗歌的气势,增强艺术效果。
——不同点:前者直抒胸臆;后者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以自然之花为寄托,实现到理想之花的飞跃。
七、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熟读两首诗。
2. 读《红岩》一书,查资料收集革命诗篇。
附:板书设计
花
★教学反思
背景: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位于现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政法大学附近。在1949年以前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一部分,是国民党反动派关钾残害革命者的魔窟(江姐、小罗卜头、方志敏…)。如今已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1948年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逮捕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统一关在渣滓洞订中营 ,并进行残酷迫害,广大革命者至死不屈,1949年,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已逼近重庆,重庆的解放近在旦夕。就在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志士进行 集体杀害,仅有极少数越狱而出。在此期是,革命者一方面以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行为向反动统治者抗争;另一方面又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大量诗文激励斗志,表达自己坚定的信仰。何敬平被囚于渣滓洞集中营的第二年(1949年)夏,何敬平在狱中写下此诗,并自己谱成歌曲。
关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渣滓洞”和“白公馆”位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军统局随国民党迁都重庆后,为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大肆发展特务组织,排除异己。1939年春,戴笠为审讯、关押革命者的保密起见,亲自出马到歌乐山下一带选址,选中了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白公馆”,用重金买下改为看守所。原来的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交警队守卫。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设有所长、法官、书记、看守长、传令兵,由交警队守卫。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以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6年中美合作所撤销以后又才重新关钾革命者。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政治犯”关押最多时达200多人。
渣滓洞原来是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为渣多煤少而得名。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邻沟,地形隐蔽。1943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将其改造为看守所,渣滓洞监狱分为内外两院。内院有一个放风场,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女牢两间。渣滓洞监狱配备了一个连的特务看守。渣滓洞监狱于1947年4月曾一度关闭,同年十月重新关人。被囚禁在渣滓洞监狱的主要是“6·1”大逮捕的“要犯”,华蓥山武装起义失败后的革命者,《挺进报》案和小民革命案中的被捕人员。如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何雪松等。政治犯最多时达300余人。
“白公馆”“渣滓洞”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关押、迫害、屠杀革命志士的“两口活棺材”。除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外,在歌乐山脚下还有几处秘密囚室,用来关押“重政治犯”。
写作特点:
1、直抒胸臆。因为作者面临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政权的统治,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要推翻这种统治,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开篇就表达了这种“把这牢底坐穿”的决心。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如同战场上的直接火拼,真刀真枪地直面敌人,并以气势和毅力来压倒敌人,使敌人闻风丧胆,使革命者更加鼓舞斗志。
2、反复手法的运用,理加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
齐读全诗,感受这种坚毅的决心和大无畏的气势。
三个同学比赛朗读,老师评议。
优秀的同学领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把牢底坐穿》何敬平
《花》白深富
诵读欣赏
1949年11月28日凌晨2时,渣滓洞最后的大屠杀开始了,特务将关押在渣滓洞的难友集中在楼下8间牢房,锁上牢门,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浇上汽油,纵火焚烧。共180人在这里殉难.
渣滓洞的刑具
渣滓洞全貌
渣滓洞男牢房
渣滓洞全貌1
白公馆的正门
白公馆内部正面
白公馆全貌
歌乐山烈士陵园陈列总馆门口
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位于现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政法大学附近。在1949年以前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一部分,是国民党反动派关钾残害革命者的魔窟(江姐、小罗卜头、方志敏…)。如今已经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1948年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逮捕我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统一关在渣滓洞订中营 ,并进行残酷迫害,广大革命者至死不屈,1949年,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已逼近重庆,重庆的解放近在旦夕。就在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志士进行 集体杀害,仅有极少数越狱而出。在此期是,革命者一方面以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行为向反动统治者抗争;另一方面又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大量诗文激励斗志,表达自己坚定的信仰。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 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这些革命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的同时,还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的追求。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白深富,四川壁山人,共产党员,曾在四川合江等地工作。1948年在壁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作者介绍
读准字音:
判逆nì 希罕xī han 渣滓zhā zǐ
矫健jiǎo 倔强jué 贫瘠jí
花苞bāo 乾坤qián kūn
合作探究:
1.找出表现革命者要把牢底坐穿的目的和表现他们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的诗句。
2.那么如何才能把牢底坐穿,达到“免除下一代苦难”的目的呢?哪些诗句体现出革命志士彻底革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诗中“颠倒的乾坤”、“不合理的一切”指什么?“扭转、打翻”体现了革命志士怎样的精神?
“为了免除下……这牢底坐穿!”
天生叛逆,要扭转颠倒的天地,要打翻不合理的一切!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体现了革命志士要彻底革命的精神。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1.都表现了诗人甘愿为革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不可摧毁的坚信信念。
2.都运用了间隔反复的手法,增强诗歌的气势,增强艺术效果。
前者直抒胸臆;后者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以自然之花为寄托,实现到理想之花的飞跃。
拓展阅读
熊亨瀚烈士诗三首
途 中
昨夜洞庭月,今宵汉口风。
明朝何处去?豪唱大江东!
观 涛
大江东去,浩荡谁能拒!吾道终当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许。
大孤山下停挠,小孤山上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客中过上元宵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灯笼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1、此三首诗都是作者在为革命工作奔波途中写的,说说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请摘录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每首一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革命故,
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彼得斐
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阅读续范亭将军诗一首。
赠毛主席
领袖群伦不自高,
静如处子动英豪。
先生品质难为喻,
万古云霄一羽毛。